【宗教教育週】在苦難中呼求主 張信德 傳道

在苦難中,我們常尋求人的安慰,卻往往無法真正解決心中的愁苦,因為人的安慰有限。哈拿的不孕,使她痛苦流淚,即使丈夫以利加拿也不能安慰她。然而,當哈拿在神面前迫切流淚、恆切祈求,即使被誤會,仍專注於神,她就先在心裡得著安慰,愁容轉為喜樂,後來更蒙神賜子。聖經提醒我們:神藉聖經、聖靈與從神領受的安慰帶給他人。真正的安慰,不在環境改變,而在神親自安慰與更新我們的心。

摘要

在苦難中,我們常尋求人的安慰,卻往往無法真正解決心中的愁苦,因為人的安慰有限。哈拿的不孕,使她痛苦流淚,即使丈夫以利加拿也不能安慰她。然而,當哈拿在神面前迫切流淚、恆切祈求,即使被誤會,仍專注於神,她就先在心裡得著安慰,愁容轉為喜樂,後來更蒙神賜子。聖經提醒我們:神藉聖經、聖靈與從神領受的安慰帶給他人。真正的安慰,不在環境改變,而在神親自安慰與更新我們的心。

重點

一、前言:在苦難中呼求主

二、人的安慰有限

1.以利加拿的安慰(撒上1:5-8)

2.約伯的朋友(2:11-1316:1-3)

三、哈拿的禱告與改變

1.流淚的禱告(撒上1:9-10)

2.懇切迫切地禱告(撒上1:1216,路18:1)

3.面對誤會仍專注於神(撒上1:14-17)

4.神的安慰與哈拿的改變(撒上1:18-20)

四、聖經中的安慰途徑

1.聖經的安慰(15:4)

2.聖靈的安慰(9:31)

3.以所得的安慰安慰人(林後1:3-6)

一、前言:在苦難中呼求主

不管我們是當教員、當家長,還是學員,在生活當中都會遭遇苦難、會遇到苦境。信仰的價值與力量,就在我們面對苦境、面對苦難的時候,因為我們有信仰、有神可以倚靠;而倚靠的方式,就是尋求神、跪下來禱告。這樣的例子在聖經中很多,今天以「哈拿禱告」的為例。

二、人的安慰有限

1.以利加拿的安慰(撒上1:5-8)

◎撒母耳記上 1

5給哈拿的卻是雙分,因為他愛哈拿;無奈耶和華不使哈拿生育。

6毗尼拿見耶和華不使哈拿生育,就作她的對頭,大大激動她,要使她生氣。

7每年上到耶和華殿的時候,以利加拿都以雙分給哈拿;毗尼拿仍是激動她,以致她哭泣、不吃飯。

8她丈夫以利加拿對她說:「哈拿,你為何哭泣、不吃飯,心裡愁悶呢?有我不比十個兒子還好嗎?」

以利加拿與他的兩個妻子。聖經沒有詳細交代為何有兩個妻子,但若看哈拿的遭遇,最大的可能與生育問題有關(如同《創世記》中亞伯拉罕、撒拉的處境,當時社會常以納妾來面對不孕)。

哈拿正處在這樣的家庭裡。不能生育不是她所要的;她也反省檢討過,但「無奈」(撒上1:5)。人世間有太多無奈,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事實。在當時的世代,不孕被視為恥辱,若蒙神賜福,就有後代、甚至多子多孫;有些人便不當歸因,反推說「你不能生育,就是不蒙神賜福,可能你得罪了神」。然而哈拿是無辜的,她反省過,並沒有做對不起神、對不起人的事情,所以她很難過。

此時丈夫來安慰她。經文提到以利加拿是愛她的,給她「雙分」的祭肉——在生活、物質上加倍對待(撒上1:5);但她的對頭毗尼拿看見她不孕,就激動她、羞辱她(撒上1:6)。於是哈拿連連哭泣,甚至不吃飯。人在憂傷中,飯自然吃不下(撒上1:7)。

我們可能會用今日的眼光說:「有沒有孩子是神的主權;神給孩子就盡責養育,神若不給,也當感謝。」然而在當時的社會風情中,對不孕女子極不友善,使哈拿更加難過。

丈夫以利加拿極力安慰她:一方面用雙份的物質,另一方面真心愛她,又「說之以理」: 「有我,不比十個兒子還好嗎?」(撒上1:8)——這句話本身是對的:若有許多兒子、卻不被丈夫所愛,又有何益?然而人在憂傷處境中,心常「不受安慰」。有時不是旁人不願安慰,而是當我們尚未從神得著力量與答案時,人的安慰往往無法進到我們的內心。

2.約伯的朋友(2:11-1316:1-319:21)

哈拿是如此,約伯也如此。三友遠來安慰約伯,與他同坐七天七夜,不說一句話,因見他極其痛苦(伯2:11-13)。然而後來他們輪番勸說,卻愈說愈錯,令約伯覺得「安慰人反叫人愁煩」(伯 16:1-3)。

三友本意是安慰,但人的智慧、能力、安慰的話有限,反致傷害約伯。所以約伯甚至求朋友「可憐我」,不要用言語傷害他(伯19:21)。這提醒我們:單靠人的安慰是有限的。

三、哈拿的禱告與改變

1.流淚的禱告(撒上1:9-10,王下20:1-5)

(1)哈拿流淚的禱告(撒上1:9-10)

◎撒母耳記上 1

9他們在示羅吃喝完了,哈拿就站起來。祭司以利在耶和華殿的門框旁邊,坐在自己的位上。

10哈拿心裏愁苦,就痛痛哭泣,祈禱耶和華,

以利加拿已經使出渾身解數,物質加倍、真心相愛、理性勸說;但此時的哈拿一句也聽不下去。若換成現代,也許有人會建議就醫,身心科諮商和服藥;但一個有信仰的人,首先會如何做?

她「站起來」,有行動,來到神面前尋求神、向神傾心吐意。過去她流了許多眼淚:在對頭前,在丈夫前;但那些眼淚不曾真正安慰她。這一次,她把眼淚留給神看,成了「有價值的眼淚」,得蒙神記念。如詩篇說,神把我們的眼淚裝在祂的皮袋裡(詩 56:8),今日我們把眼淚留給神看了嗎?

(2)希西家流淚的禱告(王下20:1-5)

◎列王紀下 20

1那時,希西家病得要死。亞摩斯的兒子先知以賽亞去見他,對他說:「耶和華如此說:『你當留遺命與你的家,因為你必死,不能活了。』」

2希西家就轉臉朝牆,禱告耶和華說:

3「耶和華啊,求你記念我在你面前怎樣存完全的心,按誠實行事,又做你眼中所看為善的。」希西家就痛哭了。

4以賽亞出來,還沒有到中院(院:或譯城),耶和華的話就臨到他,說:

5「你回去告訴我民的君希西家說:耶和華你祖大衛的神如此說:『我聽見了你的禱告,看見了你的眼淚,我必醫治你;到第三日,你必上到耶和華的殿。

希西家病得要死,先知以賽亞宣告將死,希西家轉臉朝牆,痛哭禱告。耶和華對以賽亞說:「我聽見了你的禱告,看見了你的眼淚;我必醫治你。」(王下20:1-5)。

神的耳在聽人的禱告,神的眼看見人的真誠。有人抱怨「我很認真禱告,神卻不給聖靈」,但是否「天天」懇切?是否流汗、流淚、以迫切表明心志?主耶穌在《路加福音》十一章,教我們「情詞迫切的直求」(路 11:8)。

2.恆切不住地禱告(撒上1:1216)

◎撒母耳記上 1

12哈拿在耶和華面前不住地祈禱,以利定睛看她的嘴。

16不要將婢女看作不正經的女子。我因被人激動,愁苦太多,所以祈求到如今。

哈拿的禱告,是流淚的、懇切的,也是「恆切」的,「不住、直到如今」,是一段時間的持續禱告。主耶穌以「不義的官與寡婦」(路 18)教導我們:「常常禱告,不可灰心」(路 18:1)。我們常因灰心而禱告不下去,當學哈拿不住祈求。

3.面對誤會仍專注於神(撒上1:14-16)

◎撒母耳記上 1

14以利對她說:「你要醉到幾時呢?你不應該喝酒。」

15哈拿回答說:「主啊,不是這樣。我是心裏愁苦的婦人,清酒濃酒都沒有喝,但在耶和華面前傾心吐意。

16不要將婢女看作不正經的女子。我因被人激動,愁苦太多,所以祈求到如今。」

然而,禱告也會有考驗,例如被誤會。哈拿在會幕中迫切禱告,但祭司以利「老眼昏花」,不僅肉眼,亦指屬靈分辨力,把虔誠人當成酒醉之婦,當場斥責(撒上 1:14)。若換作一些人,可能因此受傷跌倒,說「道理是真的,人是假的」,便不來聚會、不再禱告、不再作聖工。哈拿卻「平穩」解釋:「我不是不正經的女子;我是因被人激動、愁苦太多,所以祈求直到如今。」(撒上 1:15–16)。

以利隨即轉為祝福:「你可以平平安安回去吧!願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祂所求的。」(撒上 1:17),哈拿接受祝福,不與人計較(撒上1:18);她看的是神,不是人。她當然知道以利家的光景,卻不讓人的瑕疵影響她的敬拜、禱告與奉獻,日後把撒母耳帶到以利面前服事,她奉獻給的是神。

4.神的安慰與哈拿的改變(撒上1:18-20)

◎撒母記上 1

18哈拿說:「願婢女在你眼前蒙恩。」於是婦人走去吃飯,面上再不帶愁容了。

19次日清早,他們起來,在耶和華面前敬拜,就回拉瑪。到了家裏,以利加拿和妻哈拿同房,耶和華顧念哈拿,

20哈拿就懷孕。日期滿足,生了一個兒子,給他起名叫撒母耳,說:「這是我從耶和華那裏求來的。」

哈拿的禱告是交托的禱告,在禱告中,神安慰了她。原本是難過連連哭泣,吃不下飯,丈夫安慰她,她也不受安慰;但哈拿在會幕禱告後,心得了安慰,從會幕回去就「不再帶愁容」,恢復正常生活,吃飯、敬拜,過家庭生活。

此時她還沒懷孕,外在環境未改變,對頭仍在,但她的「心境」先改變,先得安慰。很多時候我們要求神先改變環境,心境才會好;然而哈拿的經歷是:環境未變,心先被神安慰,這是從上頭來,從神那邊給她的安慰和力量。

四、聖經中的安慰途徑

我們是否經歷過神的安慰?我們的神是安慰人的神。

◎帖撒羅尼迦後書 2

16但願我們主耶穌基督,和那愛我們,開恩將永遠的安慰,並美好的盼望,賜給我們的父神,

17安慰你們的心,並且在一切善行善言上,堅固你們。

神把「安慰與盼望」一起賜下。事情尚未解決時,我們憑信心知道神必開路。今日我們來教會聚會,不也是要領受神的安慰嗎?神如何安慰我們?

1.聖經的安慰(15:4)

◎羅馬書 15

4從前所寫的聖經,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,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,可以得著盼望。

聖經的目的,使我們有安慰、盼望並能夠在苦難中忍耐。當我們勞苦擔重擔,想起主的應許:「凡勞苦擔重擔的,可以到我這裡來,我就使你們得安息。」(太 11:28),當我們害怕,想起主說:「不要怕,只要信。」(可 5:36),當我們遭遇患難爭戰,想起主的應許:「在我裡面有平安……我已經勝了世界。」(約 16:33),這些聖經的話語,可以成為我們的安慰跟力量,所以來教會聚會,最重要的是聆聽神的真道,透過神的真道,在領會者和聖經的話語,進到我們內心當中,能夠安慰我們。

2.聖靈的安慰(9:31)

◎使徒行傳 9

31那時猶太、加利利、撒馬利亞各處的教會都得平安,被建立;凡事敬畏主,蒙聖靈的安慰,人數就增多了。

初代教會在逼迫與流離中,沒有因迫害離棄信仰,反而得堅固,四處去傳福音,並因聖靈的安慰而得著力量,並人數增多。

◼︎生命見證:得神安慰

阿根廷的一位姊妹,她歷經家庭暴力,後來她選擇帶著三個孩子到阿根廷獨立生活,後與一位善待她與三個孩子的單身老闆結婚;不久丈夫因感染猝然離世,她陷入重度憂鬱,不斷哭泣,後去看醫生,靠鎮定劑、肌肉鬆弛劑、安眠藥度日。後來認識教會的信徒,來到教會,弟兄姊妹勸她把眼淚帶到神面前。她在聚會中痛哭禱告,忽覺一股暖流由上而下,舌頭跳動,心裡被安慰;自此能吃能睡,逐漸恢復。她說:「雖然愛我的丈夫不在了,但我找到愛我的神,祂住在我心裡,真實安慰我。」

3.以領受的安慰安慰人(林後1:3-6)

◎哥林多後書 1

3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,就是發慈悲的父,賜各樣安慰的神;

4我們在一切患難中,他就安慰我們,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,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。

5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,就靠基督多得安慰。

6我們受患難呢,是為叫你們得安慰得拯救;我們得安慰呢,也是為叫你們得安慰;這安慰能叫你們忍受我們所受的那樣苦楚。

今天我們去安慰人,不僅用聖經,更要把「我們從神領受的安慰」帶給人。保羅勉勵弟兄姊妹安慰,除了用神的話語,更以從神領受的安慰去安慰他人。

◼︎生命見證:從神領受的安慰安慰他人

一位新任訪問組組長罹癌,他起初很氣憤,後在禱告中被神安慰、醫治,半年療程後再站起來見證:「感謝神讓我生病,使我更能同理與安慰癌友,知道怎麼陪他們走、怎麼仰望神。」這樣的安慰更有力量。

聚會影片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