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宗教教育週】在苦難中呼求主 張信德 傳道

在苦難中,我們常尋求人的安慰,卻往往無法真正解決心中的愁苦,因為人的安慰有限。哈拿的不孕,使她痛苦流淚,即使丈夫以利加拿也不能安慰她。然而,當哈拿在神面前迫切流淚、恆切祈求,即使被誤會,仍專注於神,她就先在心裡得著安慰,愁容轉為喜樂,後來更蒙神賜子。聖經提醒我們:神藉聖經、聖靈與從神領受的安慰帶給他人。真正的安慰,不在環境改變,而在神親自安慰與更新我們的心。

摘要

在苦難中,我們常尋求人的安慰,卻往往無法真正解決心中的愁苦,因為人的安慰有限。哈拿的不孕,使她痛苦流淚,即使丈夫以利加拿也不能安慰她。然而,當哈拿在神面前迫切流淚、恆切祈求,即使被誤會,仍專注於神,她就先在心裡得著安慰,愁容轉為喜樂,後來更蒙神賜子。聖經提醒我們:神藉聖經、聖靈與從神領受的安慰帶給他人。真正的安慰,不在環境改變,而在神親自安慰與更新我們的心。

重點

一、前言:在苦難中呼求主

二、人的安慰有限

1.以利加拿的安慰(撒上1:5-8)

2.約伯的朋友(2:11-1316:1-3)

三、哈拿的禱告與改變

1.流淚的禱告(撒上1:9-10)

2.懇切迫切地禱告(撒上1:1216,路18:1)

3.面對誤會仍專注於神(撒上1:14-17)

4.神的安慰與哈拿的改變(撒上1:18-20)

四、聖經中的安慰途徑

1.聖經的安慰(15:4)

2.聖靈的安慰(9:31)

3.以所得的安慰安慰人(林後1:3-6)

閱讀全文〈【宗教教育週】在苦難中呼求主 張信德 傳道〉

【宗教教育週】在家庭中建立祭壇 張恩生 執事

聖經中的祭壇,是人向神獻祭與敬拜的地方,也是神同在與祝福的記號。挪亞出方舟後築壇獻祭,神悅納而應許不再咒詛地;亞伯拉罕每到一地築壇,表明信心與順服。今日雖不再獻牲祭,但在家庭中建立「家庭祭壇」,就是分別一段時間,全家一起禱告、讀經、敬拜神。家庭祭壇的意義在於:一、將神的恩典述說給下一代,建立信仰的傳承;二、幫助孩子在末世持守聖潔,建立屬靈爭戰的防線;三、培養他們在困難中依靠神的信心;四、學習憑信心舉目觀看神的應許;五、使全家敬畏神、遵行祂道,享受和樂與祝福。家庭祭壇雖形式簡單,卻是最實際的宗教教育與信仰傳承之路。

摘要

聖經中的祭壇,是人向神獻祭與敬拜的地方,也是神同在與祝福的記號。挪亞出方舟後築壇獻祭,神悅納而應許不再咒詛地;亞伯拉罕每到一地築壇,表明信心與順服。今日雖不再獻牲祭,但在家庭中建立「家庭祭壇」,就是分別一段時間,全家一起禱告、讀經、敬拜神。家庭祭壇的意義在於:一、將神的恩典述說給下一代,建立信仰的傳承;二、幫助孩子在末世持守聖潔,建立屬靈爭戰的防線;三、培養他們在困難中依靠神的信心;四、學習憑信心舉目觀看神的應許;五、使全家敬畏神、遵行祂道,享受和樂與祝福。家庭祭壇雖形式簡單,卻是最實際的宗教教育與信仰傳承之路。

重點

一、前言與背景:祭壇的意義

1.挪亞築壇獻祭(8:20-2112:7-8)

2.亞伯拉罕築壇獻祭(12:7-8)

二、家庭祭壇的目的:全家分別為聖的時間,一起敬拜神

三、為什麼要在家中建立家庭祭壇?

1.建立信仰的傳承(6:20-25、詩145:4)

2.建立屬靈爭戰的防線(39:9、但1:8)

3.培養面對人生困難的信心(23:4-6)

4.學習憑信心看見神的應許(13:10-16)

5.神賜福給家庭(128:1-6)

四、家庭祭壇的實踐方式

閱讀全文〈【宗教教育週】在家庭中建立祭壇 張恩生 執事〉

摩西五經(四) 黃釋恆傳道

本篇講道以概論方式闡述《創世記》三大重點:

一、認識神——藉對創造主的認識,建立把一生交託給祂的信心。

二、人類的尊貴——人按神形象受造,生命遠超萬物,被賦予管理權與君王般的尊榮。

三、神的應許與聖約——如被擄以色列人「流淚撒種、歡呼收割」,神的話如種子,我們要存心並遵行,必得永生與祝福。

最後,傳道勉勵基督徒敬虔生活,因著認識神,因認識神而生的信心,使人得以全然交託,並透過禱告與主內婚姻學習基督的愛。

摘要

本篇講道以概論方式闡述《創世記》三大重點:

一、認識神——藉對創造主的認識,建立把一生交託給祂的信心。

二、人類的尊貴——人按神形象受造,生命遠超萬物,被賦予管理權與君王般的尊榮。

三、神的應許與聖約——如被擄以色列人「流淚撒種、歡呼收割」,神的話如種子,我們要存心並遵行,必得永生與祝福。

最後,傳道勉勵基督徒敬虔生活,因著認識神,因認識神而生的信心,使人得以全然交託,並透過禱告與主內婚姻學習基督的愛。

內容為三段

一、認識神

二、人類的價值與尊榮(1:271:289:1~2)

1.神讓人管理萬物(1:289:1~2)

2.人的生命比動物更尊貴(21:28~29)

3.神讓人有聰明智慧

4.神按自己的形象造人(1:27)

5.神尋找人

6.神讓人有君王的尊榮(彼前2:9、約8:36)

三、神的應許與聖約(126:5~6、太13:1~23)

1.被擄歸回的應許(126:5~6)

2.撒種的比喻(13:1~23)

閱讀全文〈摩西五經(四) 黃釋恆傳道〉

永生的食物  林崇道傳道

傳道以約翰福音第六章為核心,闡述耶穌教導人要「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」,提醒基督徒不要只為今生的物質追求,而要重視靈魂得救的永恆價值。

他從聖經中的「末世、末日、末期」三個面向說明世界終將結束,並指出末日將有復活與審判,而審判的標準是神的道;又藉挪亞進入方舟的記載,表明人若要得救,必須透過合乎聖經的大水洗禮,進入真教會。最後強調,我們應改變人生的價值觀,信靠神的話,因主的話就是靈,就是生命,這正是為永生勞力的具體實踐。

摘要

傳道以約翰福音第六章為核心,闡述耶穌教導人要「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」,提醒基督徒不要只為今生的物質追求,而要重視靈魂得救的永恆價值。

他從聖經中的「末世、末日、末期」三個面向說明世界終將結束,並指出末日將有復活與審判,而審判的標準是神的道;又藉挪亞進入方舟的記載,表明人若要得救,必須透過合乎聖經的大水洗禮,進入真教會。最後強調,我們應改變人生的價值觀,信靠神的話,因主的話就是靈,就是生命,這正是為永生勞力的具體實踐。

內容為五段

一、為永生的食物勞力

1.永生的食物(6:26~27)

2.願意跟隨耶穌是為了什麼?

二、為何為永生的食物勞力?

1.有形質的都會毀壞(6:26、彼後3:10)

2.主的日子(彼後3:10~13)

三、聖經中的三個「末」

1.末世(林前10:11、彼前1:20)

2.末日(5:26~29、約12:47~48、約6:39~40、啟21:8)

3.末期(12:13、太24:6、林前15:24)

四、末日也是神救贖的日子

1.末日的徵兆(24:3~12、太24:36~38、路21:10、創6:26:56:11~12、提後3:1~5)

2.如何得到拯救?進入方舟(6:17~20、彼前3:20~21、徒20:28、弗1:23)

五、如何為永生的食物勞力?

1.價值觀的改變(6:27、太6:33~34、路5:1~11)

2.信神的話(6:286:296:356:36)

閱讀全文〈永生的食物  林崇道傳道〉

從水靈重生  林崇道傳道

傳道以約翰福音第三章,藉著耶穌與尼哥底母的對話中,帶出要進入神的國,就要從水和聖靈生,就是合乎聖教教導的「洗禮」,在流動活水中的洗禮,因有聖靈運行,所以水中就有耶穌的寶血,可以洗去人的罪,讓我們赦罪重生,恢復與神的關係。

從尼哥底母尋求真神,盼望永生的態度,提醒我們:當放下偏見,用謙卑的心來尋求神,用信心仰望耶穌,改變生命的價值觀。

摘要

傳道以約翰福音第三章,藉著耶穌與尼哥底母的對話中,帶出要進入神的國,就要從水和聖靈生,就是合乎聖教教導的「洗禮」,在流動活水中的洗禮,因有聖靈運行,所以水中就有耶穌的寶血,可以洗去人的罪,讓我們赦罪重生,恢復與神的關係。

從尼哥底母尋求真神,盼望永生的態度,提醒我們:當放下偏見,用謙卑的心來尋求神,用信心仰望耶穌,改變生命的價值觀。

內容為四段

一、人若不重生,就不能見神的國

1.神的國(3:33:514:316:7)

2.進神的國要重生(3:33:5)

3.尼哥底母的背景(3:13:103:19)

二、為什麼人需要重生?

1.人都有罪(12:14)

2.為何人有罪?(2:17、創3:7~113:11~123:16~19、羅3:23、創8:20、詩51:5、羅1:28~32)

3.怎麼知道有罪?(約一5:18~19、羅5:12、創2:17)

三、重生的途徑:從水和聖靈生

1.罪如何解決?(9:222:14)

2.如何知道耶穌的血洗淨我們的罪?(3:5~8、約3:5~6)

3.合乎聖經教導的「洗禮」(3:5~17、約3:23、太3:16、徒8:36~39、徒2:38、約19:30、約一5:6~8)

四、為何耶穌指示尼哥底母重生?

1.除去偏見(3:114:11)

2.尋求永生(3:3~46:26~27)

3.信心仰望耶穌(3:14~16)

4.改變價值觀(19:39)

閱讀全文〈從水靈重生  林崇道傳道〉

直湧到永生  林崇道傳道

傳道以〈直湧到永生〉為主題,透過約翰福音第四章撒馬利亞婦人的內容,帶出人內心深處的乾渴與需要。婦人為生活勞苦愁煩,被人輕視、遠離人群,內心空虛、甚至被罪轄制,也曾虔誠拜神,卻找不到生命的答案。耶穌主動就近她,賜下能直湧到永生的活水,要從她心中湧出,改變她的生命。這活水不是物質,而是神所賜的聖靈,能內住在我們心裡,讓人真實體驗神的同在,也徹底更新我們的生命本質,使心靈曠野變為肥田、成為樹林。若我們願意誠實悔改、懇切向主祈求,並改變舊有的價值觀,就能領受這寶貴的聖靈。願我們像婦人一樣,敞開心門,讓主的活水進入我們生命,得著真正的滿足與改變。

摘要

傳道以〈直湧到永生〉為主題,透過約翰福音第四章撒馬利亞婦人的內容,帶出人內心深處的乾渴與需要。婦人為生活勞苦愁煩,被人輕視、遠離人群,內心空虛、甚至被罪轄制,也曾虔誠拜神,卻找不到生命的答案。耶穌主動就近她,賜下能直湧到永生的活水,要從她心中湧出,改變她的生命。這活水不是物質,而是神所賜的聖靈,能內住在我們心裡,讓人真實體驗神的同在,也徹底更新我們的生命本質,使心靈曠野變為肥田、成為樹林。若我們願意誠實悔改、懇切向主祈求,並改變舊有的價值觀,就能領受這寶貴的聖靈。願我們像婦人一樣,敞開心門,讓主的活水進入我們生命,得著真正的滿足與改變。

內容為四段

一、前言:不至滅亡,反得永生(約3:16、20:31、創2:7、傳3:11)

1.今生到永生(約3:16、20:31)

2.人有靈魂嗎?(創2:7、傳3:11)

二、直湧到永生(約4:6~22)

1.為何主耶穌要跟婦人要水喝?

2.為什麼婦人需要活水?(4:6~22)

三、活水是什麼?(約7:37~39、約一3:24、約7:37)

1.活水是聖靈(約7:37~39)

2.聖靈的內住(約一3:24、約7:37)

四、如何得著生命活水?(約4:16、約4:10、約4:28)

1.誠實面對神,悔改歸向神(約4:16)

2.向耶穌懇切祈求(約4:10)

3.改變人生價值觀(約4:28)

閱讀全文〈直湧到永生  林崇道傳道〉

腓利門書(二) 愛的勸勉 趙信祈傳道

腓利門書是保羅寫給腓利門,勸勉他要接納與饒恕,逃跑的僕人阿尼西母,因基督也赦免了我們的罪。傳道以「愛的勸勉」來探討:「為何要勸勉人?」與「愛的勸勉四原則」。

‧為什要勸勉人?

因為在教會中是一體,彼此互為肢體,若有人軟弱,就需要在愛中彼此幫助。勸勉的目標,是要讓人以基督的心為心並產生改變,作成得就的工夫,這勸勉是在基督耶穌裡作的,因為是出於對同靈的愛與愛心的實踐。

‧如何實踐愛的勸勉?

透過尊重、溫柔、真誠與信任這四大原則,學習在愛裡彼此互相勸勉。

摘要

腓利門書是保羅寫給腓利門,勸勉他要接納與饒恕,逃跑的僕人阿尼西母,因基督也赦免了我們的罪。傳道以「愛的勸勉」來探討:「為何要勸勉人?」與「愛的勸勉四原則」。

‧為什要勸勉人?

因為在教會中是一體,彼此互為肢體,若有人軟弱,就需要在愛中彼此幫助。勸勉的目標,是要讓人以基督的心為心並產生改變,作成得就的工夫,這勸勉是在基督耶穌裡作的,因為是出於對同靈的愛與愛心的實踐。

‧如何實踐愛的勸勉?

透過尊重、溫柔、真誠與信任這四大原則,學習在愛裡彼此互相勸勉。

內容為四段

一、前言:勸勉中實踐愛

1.愛的勸勉

2.保羅對腓利門的勸勉

二、信仰思考:為何要勸勉人?

1.同心合一的心

2.以基督的心為心

三、信仰實踐:愛的勸勉,四大原則

1.尊重(1:8~91:12~14、可10,約8、提前5:1~3)

2.溫柔(1:4~71:17、林後10:1、加5:22~23)

3.真誠(1:11:17~18)

4.信任(1:20~21)

四、結語勉勵:愛的勸勉是在基督裡勸勉

閱讀全文〈腓利門書(二) 愛的勸勉 趙信祈傳道〉

婚姻週-為何要主內聯婚 簡明瑞傳道

為何要主內聯婚?首先,神明確吩咐選民不可娶外邦女子,因為婚姻會影響信仰,信仰也會影響婚姻。其次,神喜愛聖潔,祂的心願是透過正確的婚姻關係,使人得著虔誠的後裔。最後,神的教導並非束縛,而是伴隨應許,主內聯婚的配偶能同承受生命之恩,同心合意禱告蒙神成全。唯有遵行神旨意,建立基督化的家庭,才能享受神所賜的福分並見證後代的興旺與蒙福。

摘要

為何要主內聯婚?首先,神明確吩咐選民不可娶外邦女子,因為婚姻會影響信仰,信仰也會影響婚姻。其次,神喜愛聖潔,祂的心願是透過正確的婚姻關係,使人得著虔誠的後裔。最後,神的教導並非束縛,而是伴隨應許,主內聯婚的配偶能同承受生命之恩,同心合意禱告蒙神成全。唯有遵行神旨意,建立基督化的家庭,才能享受神所賜的福分並見證後代的興旺與蒙福。

內容為三段

一、前言:為什麼要主內聯婚?

二、證道內容

1.神的吩咐與拯救(7:3~4)

2.神的喜愛與心願(2:1115)

3.神的教導與應許(林後6:17~18、林後7:1、彼前3:7、太18:19)

、結論:神的肯定與祝福(4:12、詩128:1~6)

閱讀全文〈婚姻週-為何要主內聯婚 簡明瑞傳道〉

婚姻週-基督徒的情與愛簡明瑞傳道

愛的力量與價值無法以物質衡量。傳道從聖經提出三點信仰勉勵,闡明基督徒「情與愛」的態度:第一,不可激動或被激動情與愛,因為真愛是尊重並等待;第二,不可濫情、爛愛,否則最終將如參孫般自取敗壞;第三,不可越份,要遠避與逃避淫行,以維持聖潔,因我們的身體是神的殿,而約瑟正是這方面的好榜樣,面對誘惑,選擇遠避與逃避淫行。最後,以「我是牆」的比喻勉勵基督徒潔身自愛,待時機成熟,自然流露真情,使自己在對方眼中得平安,最終享有幸福的婚姻。

摘要

愛的力量與價值無法以物質衡量。傳道從聖經提出三點信仰勉勵,闡明基督徒「情與愛」的態度:第一,不可激動或被激動情與愛,因為真愛是尊重並等待;第二,不可濫情、爛愛,否則最終將如參孫般自取敗壞;第三,不可越份,要遠避與逃避淫行,以維持聖潔,因我們的身體是神的殿,而約瑟正是這方面的好榜樣,面對誘惑,選擇遠避與逃避淫行。最後,以「我是牆」的比喻勉勵基督徒潔身自愛,待時機成熟,自然流露真情,使自己在對方眼中得平安,最終享有幸福的婚姻。

內容為三段

一、前言:愛情的力量與價值(8:7)

二、證道內容

1.不激動情與愛(2:7、歌8:8~9)

2.不濫情、不爛愛(18:24)

3.不越份的情與愛(帖前4:6~7、林前6:18~20)

、結論:在他眼中像得平安的人(8:10)

閱讀全文〈婚姻週-基督徒的情與愛簡明瑞傳道〉

腓利門書(一):簡論 趙信祈傳道

本篇講道為腓立門書的簡論,強調愛的教導與實踐。保羅在監獄中寫給腓立門的信,請他以愛心接納和饒恕悔改的逃奴阿尼西母。信中反映了當時奴隸制度的社會背景。腓立門書以愛的勸勉、饒恕、接納與實踐為四個重點,保羅勉勵腓立門實踐基督的愛,正如基督愛我們並命令我們彼此相愛,要將愛的道理實踐於生活中。

摘要

本篇講道為腓利門書的簡論,強調愛的教導與實踐。保羅在監獄中寫給腓利門的信,請他以愛心接納和饒恕悔改的逃奴阿尼西母。信中反映了當時奴隸制度的社會背景。腓利門書以愛的勸勉、饒恕、接納與實踐為四個重點,保羅勉勵腓利門實踐基督的愛,正如基督愛我們並命令我們彼此相愛,要將愛的道理實踐於生活中。

內容為五段

一、前言:愛的道理與實踐

二、寫作背景

1.作者與對象(1:1~2)

2.腓利門與歌羅西的關聯(西4:391018;門1:112

3.阿尼西母(1:1016)

三、寫信動機

1.苦勸腓利門

2.奴隸制度的背景

3.阿尼西母的逃跑與悔改(1:1218)

四、寫作特色

1.私人的書信

2.基督的愛

五、愛心的實踐

1.愛的勸勉

2.愛的饒恕(1:10)

3.愛的接納(1:17~20)

4.愛的實踐(1:21)

閱讀全文〈腓利門書(一):簡論 趙信祈傳道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