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水靈重生  林崇道傳道

傳道以約翰福音第三章,藉著耶穌與尼哥底母的對話中,帶出要進入神的國,就要從水和聖靈生,就是合乎聖教教導的「洗禮」,在流動活水中的洗禮,因有聖靈運行,所以水中就有耶穌的寶血,可以洗去人的罪,讓我們赦罪重生,恢復與神的關係。

從尼哥底母尋求真神,盼望永生的態度,提醒我們:當放下偏見,用謙卑的心來尋求神,用信心仰望耶穌,改變生命的價值觀。

摘要

傳道以約翰福音第三章,藉著耶穌與尼哥底母的對話中,帶出要進入神的國,就要從水和聖靈生,就是合乎聖教教導的「洗禮」,在流動活水中的洗禮,因有聖靈運行,所以水中就有耶穌的寶血,可以洗去人的罪,讓我們赦罪重生,恢復與神的關係。

從尼哥底母尋求真神,盼望永生的態度,提醒我們:當放下偏見,用謙卑的心來尋求神,用信心仰望耶穌,改變生命的價值觀。

內容為四段

一、人若不重生,就不能見神的國

1.神的國(3:33:514:316:7)

2.進神的國要重生(3:33:5)

3.尼哥底母的背景(3:13:103:19)

二、為什麼人需要重生?

1.人都有罪(12:14)

2.為何人有罪?(2:17、創3:7~113:11~123:16~19、羅3:23、創8:20、詩51:5、羅1:28~32)

3.怎麼知道有罪?(約一5:18~19、羅5:12、創2:17)

三、重生的途徑:從水和聖靈生

1.罪如何解決?(9:222:14)

2.如何知道耶穌的血洗淨我們的罪?(3:5~8、約3:5~6)

3.合乎聖經教導的「洗禮」(3:5~17、約3:23、太3:16、徒8:36~39、徒2:38、約19:30、約一5:6~8)

四、為何耶穌指示尼哥底母重生?

1.除去偏見(3:114:11)

2.尋求永生(3:3~46:26~27)

3.信心仰望耶穌(3:14~16)

4.改變價值觀(19:39)

一、人若不重生,就不能見神的國

1.神的國(3:33:514:316:7)

(1)主耶穌跟尼哥底母談道(約3:3、3:5)

《約翰福音》第三章一至八節,主耶穌跟尼哥底母談道,告訴他,人要如何進神的國。從第三和第五節.主耶穌一連兩次說:「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」,耶穌用「實實在在」,代表這事情是真的,是不會更改的,耶穌用實實在在時,也代表談論的都跟生命永生的事情有關。

耶穌說:「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,人若不重生,就不能見,神的國。」(約3:3)和「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,就不能進神的國」(約3:5)。

耶穌實實在在的宣告,顯明:第一,天國真實存在;第二,關乎我們靈魂永生的生命。

◼︎信仰思考:各種宗教都在探討生命;但哪一個是真的?

今天每個宗教都在探討生命,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論,但到底誰說的誰是真的?是否有證據證明?不然信到最後,才發現是假的,信一輩子豈不是枉然?

某次傳道跟尼姑,彼此分享道理,傳道分享:「我今日信耶穌是為了將來能夠進天國得永生」,尼姑也說:「我今日修這個法門,就是盼望將來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」。每個宗教都在追求永遠和探討生命;但當傳道問尼姑:「請問妳是否有證據證明西方極樂世界是否存在?有證據是否可以進入呢?」,尼姑答:「你信有就有,你信沒有就沒有。」,這樣的信會讓人難相信。

沒有一個師傅和教宗,敢給予一個肯定答案和證據,來說神的國存在;但唯獨耶穌,唯獨聖經告訴我們,人可以如何進神的國,並且提供明顯的證據:聖靈。

(2)神的國真實存在:聖靈為明確的證據(約14:3、16:7)

◎約翰福音 14

3  我若去為你們豫備了地方,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;我在那裏,叫你們也在那裏。◎約翰福音 16

7  然而我將真情告訴你們;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;我若不去,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裏來;我若去,就差他來。

主耶穌去天國為我們預備地方(約14:3),那要如何證明主耶穌去天國預備地方呢?祂會賜下聖靈告訴我們(約16:7),聖靈就是明確的證據。

當我們領受聖靈住在我們裡面時,就是神住在我們裏面,所以聖靈讓我們知道耶穌就是神,同樣地今日領受聖靈時,就代表耶穌真的為我們天國。人生將來兩種結局,沒有到天國得想永生,就是到地獄受永遠的刑罰,蟲不死、火不滅(可 9:47–48)。


2.
進神的國要重生(3:33:5)

◎約翰福音 3

3  耶穌回答說,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,人若不重生,就不能見神的國。

5  耶穌說,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,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,就不能進神的國。

要如何進神的國?要進神的國,必須要重生(約3:3),並且是從水和聖靈重生(約3:5)。

3.尼哥底母的背景(3:13:103:19)

(1)有身世背景和教育水準高的人(約3:1)

尼哥底母是法利賽人(約3:1),有深厚的背景和教育水準。

(2)是一位老師,有自己的信仰觀(約3:10)

以色列人的先生(約3:10),即當時的老師,教導神的律法,有自己的信仰觀,為自己的祖宗遺傳熱心。

(3)是一位有權勢的官(約3:1)

是一位官,是猶太公會七十成員的之一(約3:1).有權勢,當時羅馬政府,運用猶太人領袖來管理猶太人,所以當時七十位的成員,掌握政權和信仰領袖。

(4)有錢財的人(約3:19)

有財富,才能夠買大量的香料(約3:19)。

綜觀上述四點,尼哥底母可以說是「人生勝利組」,但就算是人生勝利組,他也需要耶穌,也需要重生,因為他也需要永生。今日信耶穌,並不是生命軟弱者才要信,而是我們每一個需要永生的人來追求。

二、為什麼人需要重生?

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永生,但為何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重生?

1.人都有罪(12:14)

◎希伯來書 12

14  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,並要追求聖潔;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;

見主,就需要聖潔,若不聖潔如何進入神的國呢?不聖潔代表人有罪,罪的問題不解決,將來要如何進入神的國?

◼︎信仰思考:解決罪的問題

今日宗教信仰很重要的目的是「解決罪的問題」,如果罪的問題不解決,行了再多的善,可能也無法讓我們進入神的國,可見宗教不是勸人為善,不要做惡事就好。宗教最根本的問題,是要解決罪的問題。

今日世界上的每一個宗教,都有「罪與除罪」的觀念,所以會有人說要怎麼消業障?要怎麼積功德?不會有人否認「罪」,每一個人都在找不同的方式處理「罪」,只是我們有沒有找對?

2.為何人有罪?(2:17、創3:7~113:11~123:16~19、羅3:23、創8:20、詩51:5、羅1:28~32)

我們可能會思考,我們犯了什麼罪?我們奉公守法,沒有犯罪,關於「人與罪的問題」可從聖經了解。

(1)罪的開始(創2:17)

◎創世紀 2章

17  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,你不可吃,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!」

《創世紀》記載神用六天創造萬物,創造我們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,安置在伊甸園,然後告訴始祖亞當,園中的果子都可以吃(創2:16),唯獨善惡樹的果子不能吃,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!(創2:17);但到後面,我們始祖亞當、夏娃,因為不聽神的話,被魔鬼誘惑,吃了神說不能吃的善惡樹果子,不聽神的話,得罪了神,人犯了罪,罪入了世界(羅5:12)。

(2)人犯罪後,產生的問題(創3:7~11、3:11~12、3:16~19)

如何知道人有罪呢?當人犯了罪,產生以下問題。

‧犯罪會羞恥(創3:7~10)

當人犯罪,會帶來羞恥(創3:7),就像當我們犯罪時,會有良心不安的時候。亞當沒犯罪前,是可以跟神面對面說話,但犯了罪後,就開始躲避神(創3:8~10)。

‧推卸責任與人的關係被破壞(創3:11~12)

當神問亞當是否吃了不能吃的果子?(創3:11),亞當立刻推卸責任,說是祢賜給我同居的女人給我吃的(創3:12)。就像當我們犯罪時,是否也會這樣?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,甚至因為犯罪人與人的關係被破壞,就如當時亞當認為夏娃,是跟他如同骨肉的親密關係,到最後變成只是同居的女人。

當我們看到社會會感慨,為何不進入婚姻?因為相處難,最後只剩下一張紙,愛不下去。這背後的原因,很多是因為「罪的問題」沒有被解決,導致關係破壞。

‧罪帶來咒詛(創3:16~19)

罪所帶來的咒詛如下:

‧女人懷胎帶來的生產之苦(創3:16)

‧男人要終生勞苦,才能餬口,直到歸土(創3:17~19)

(3)人虧缺了神的榮耀(羅3:23)

◎羅馬書 3

23 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,虧缺了神的榮耀。

人有什麼罪?就是虧缺神的榮耀(羅3:23)。因爲神造人的的形像,是按著神的形像造(創1:27),所以人本來是有神聖潔榮耀的形像;但當始祖亞當、夏娃犯了罪,我們就失去神聖潔榮耀的形像。

虧缺神的榮耀,也是著我們達不到神的標準,應當行善的事做不到,反倒惡的事偏偏去行,無法像神的榮耀和聖潔。

(4)人存有罪心(創8:20、詩51:5)

人犯了罪後,從小時就心懷了惡念(創8:20),人性是本善還是本惡?人性本是善;但犯了罪,人性成了惡。就如大衛在詩篇提到,我在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(詩51:5)。

(5)人存邪僻的心,行惡事(羅1:28~32)

◎羅馬書 1

28  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神,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,行那些不合理的事;

29  裝滿了各樣不義,邪惡,貪婪,惡毒;〔或作陰毒〕滿心是嫉妒,兇殺,爭競,詭詐,毒恨;

30  又是讒毀的,背後說人的,怨恨神的,〔或作被神所憎惡的〕侮慢人的,狂傲的,自誇的,捏造惡事的,違背父母的,

31  無知的,背約的,無親情的,不憐憫人的;

32  他們雖知道神判定,行這樣事的人是當死的,然而他們不但自己去行,還喜歡別人去行。

上述經文提到人許多的罪,有哪個罪是我們心甘情願的犯?我們都知道不對,但我們摸著良心,有多少個是我們可以完全做到不犯罪?很多是心裡面的,沒有行出來的,因為人存「邪僻的心」。

當始祖犯罪,罪入了世界,人就虧缺神的榮耀,所以很多惡事,明知不對,卻無法勝過,甚至結局是被人判定當死,且人不但自己去行,還喜歡別去行(羅1:32)。

◼︎信仰思考:人真的可以靠自己行善?

今日許多宗教會「勸人為善」,為何要勸善?就是因為大家知道「人不善」;但我們摸著良心,難道勸善,人就會善嗎?會發現人若靠自己真的做不到。

傳道分享某日收到一個訊息,對方說要受洗,傳道邀請對方先來教會聊一聊,後來發現對方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,他很努力修行;但他為何要來教會受洗呢?因為他發現,他努力修行;但很多做不到的地方,深深感受到人無法靠自己的修行,解決罪的問題,他認為應該要靠一股更強的力量,救他脫離。

他努力在網路尋找方法,最後找到真耶穌教會的五大教義並查看內容,談到人要如何赦罪重生,才可以得救。他明白一定要受洗,才能重生,於是來跟傳道說要受洗。

我們很認真尋求和追求信仰,也很盼望得永生,並且願意努力的人,相信我們都會有很深的感受,我們都虧缺神的榮耀,很多我們都做不到,因為人都有罪。

3.怎麼知道有罪?(約一5:18~19、羅5:12、創2:17)

(1)全世界臥在惡者手下,被轄制(約一5:18~19)

◎約翰一書 5

18  我們知道凡從神生的必不犯罪;從神生的必保守自己,〔有古卷作那從神生的必保護他〕那惡者也就無法害他。

19  我們知道我們是屬神的,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。

全世界有70億人;但在神的眼中,只有兩種人,一種是屬神的,一種是屬世界的。屬神的人,就會保守自己,不去犯罪,惡者就無法害他(約一5:18),表示可以脫離魔鬼、惡者的轄制,相反地,若不屬神的,就是屬世界,全世界都臥在惡者的手下(約一5:19),被魔鬼、惡者轄制。

◼︎生命見證:人沒有倚靠耶穌,罪帶來痛苦

永和教會的一位慕道朋友,她有憂鬱症,晚上睡不著,白天只好睡覺,所以無法好好工作,整個生活不正常。從小是生長在家暴的家庭,看著父親喝醉酒打母親,在這樣的環境,從小希望交一個男朋友,可以嫁一個好人家,脫離這家庭,過美好幸福的日子;但怎知道交往七年的男朋友,最後對方劈腿,讓她痛不欲生,後來想沒關係,至少還有一位愛我的母親,沒想到最後連愛她的母親,也欺騙她,從那時候,她人生開始憂鬱。

到最後被魔鬼捉弄,每日會聽到有聲音跟她說話,一開始她不承認,直到某天傳道說:「妳知道為何妳生命如此痛苦?」,傳道以聖經來跟她分享,關於「人有罪」的問題,就如同她從小的遭遇,人的罪性,談到最後慕道朋友說:「她知道那聲音是魔鬼。」,傳道說:「妳相信聖經嗎?相信,我們來一起禱告。」。

從這些過程中,讓傳道深深感受到,人沒有耶穌,活在罪中真的很痛苦,甚至最後罪的結局帶來死亡。

(2)罪帶來死亡(5:12、創2:17)

◎羅馬書 5

12  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,死又是從罪來的,於是死就臨到眾人,因為眾人都犯了罪。

◎創世紀 2

17  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,你不可吃,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!」

怎麼知道有罪?因為人都會死亡(羅5:12)。不只肉體會死,甚至還有靈魂將來的死,亞當吃了善惡樹的果子,並沒有立刻斷氣,還活了100多年,可見這不是指肉體生命的死,而是指靈魂跟神的關係死了(創2:17),所以肉體有結束的一天,而靈魂更要承受永遠的死,這是罪帶來的工價,永遠的痛苦。

三、重生的途徑:從水和聖靈生

1.罪如何解決?(9:222:14)

(1)罪要解決,需要流血(9:22)

◎希伯來書 9

22  按著律法,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潔淨的,若不流血,罪就不得赦免了。

罪要解決,需要流血,流血代表犧牲,犧牲的代價就是生命。

(2)無罪的耶穌為我們犧牲生命(2:14)

◎希伯來書 2

14  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,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;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,就是魔鬼;

耶穌是天上的神,為了贖我們的罪,親自成了人的樣是來到世界,跟我們一樣有生命,為我們流血犧牲生命。

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罪,都會死,因此沒有一個人可以救自己,我們無法為別人犧牲,唯獨耶穌是天上的神,祂沒有罪,為我們犧牲而死。

2.如何知道耶穌的血洗淨我們的罪?(3:5~8、約3:5~6)

(1)從水和聖靈重生(約3:5~8)

◎約翰福音 3

5  耶穌說,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,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,就不能進神的國。

6  從肉身生的,就是肉身;從靈生的,就是靈。

8  風隨著意思吹,你聽見風的響聲,卻不曉得從那裏來,往那裏去;凡從聖靈生的,也是如此。

要重生,就是從水和聖靈重生(約3:5),不是重人的肉體再生一次,是要從靈生(約3:6),這靈生就如同風吹一樣,看不到摸不到,卻感受得到,且是真實存在,所以耶穌說從靈生的也是如此(約3:8)。

(2)從水靈重生:洗禮(3:5~6)

從水和聖靈重生(約3:5),代表要從靈來生(約3:6),表示今日我們要從聖靈來重生,要藉著水,就是指「洗禮」,在流動活水中的洗禮,因為有聖靈運行,所以水中就有耶穌的寶血,可以洗去我們的罪,讓我們赦罪重生,恢復與神的關係。

◼︎信仰思考:洗禮,不是入教儀式,而是關乎罪是否得赦免

在使徒行傳2:38,彼得告訴猶太人,要如何來赦罪?要奉基督耶穌的名來受洗,使罪得赦。由此可知,受洗不是入教儀式,而是關乎罪是否得赦免,讓我們能夠重生,進入神的國。

3.合乎聖經教導的「洗禮」(太3:5~17、約3:23、太3:16、徒8:36~39、徒2:38、約19:30、約一5:6~8)


從水靈重生,就是接受聖經規範,有聖靈運行大水的洗禮,才能讓我們赦罪重生,洗禮如此重要,就不能亂洗,而是要合乎聖經教導的方式:

(1)流動的活水(3:5~17、約3:23)

‧耶穌到約旦河受洗(太3:5~17)

‧施洗約翰在哀嫩河施洗,因為那裏水多(約3:23)

受洗不是在浴缸和浴池,是在流動的活水。

(2)全身入水(3:16、徒8:36~39)

‧耶穌受洗,從水裏上來(太3:16),表示耶穌是全身入到水裏。

‧腓利幫埃提阿伯太監受洗,是一起同下水裏,一起從水裏上來(徒8:36~39)。

受洗不是撒幾滴水,而是要全身入水。

(3)奉耶穌基督的名(2:38)

‧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(徒2:38)

受洗不是奉父、子、聖靈的名,因為父不是名字、子不是名字、聖靈不是名字,父、子、聖靈的名是耶穌。

(4)與主死的形狀聯合(19:30)

‧耶穌低下頭(約19:30)

受洗不是仰臉,而是面向下,與主死的形狀聯合。

(5)有聖靈的教會,有聖靈的人為我們施洗(約一5:6~8)

‧有聖靈作見證,這見證有三:聖靈、水與血,都歸於一(約一5:6~8)

藉著水和和血來的就是耶穌基督(約一5:6),當時耶穌死在十字架上,兵丁拿槍扎祂的肋旁,有血和水流出來(約19:34),一般傷口是流血,不會流水。聖經特別記載耶穌流出血和水,因此藉著水和血來的就是耶穌,並且有聖靈來作見證(約一5:6),且聖靈、水與血,都歸於一(約一5:8)。

為何洗禮可以讓我們赦罪重生?因為我們到流動的活水,有聖靈運行,水中有耶穌寶血赦罪的功效。

◼︎生命見證:洗禮看見耶穌的寶血

傳道於萬里教會協助施洗,洗禮完後.有人見證,洗禮時大家一起禱告,聖靈運行,眼睛明明是閉著,卻看到前面是紅的。洗禮完後.大家也會一起禱告,眼睛閉著,一樣看到前面都是紅的。

後來也有一位姊妹來見證,她看到當時施洗時,天上有一個白色的鴿子降下,後來就不見了,後來姐妹看到聖經,馬太福音第三章,耶穌受洗,從水裏上來,天開了,聖靈彷彿鴿子降下。

透過以上見證,加添我們信心,知道真耶穌教會的洗禮,是合乎聖經的方式進行,並且有聖靈運行來作見證,穌血,洗去我們一切的罪。

四、為何耶穌指示尼哥底母重生?

既然赦罪重生的洗禮這麼重要,為何耶穌會指示尼哥底母?

1.除去偏見(3:114:11)

尼哥底母是法利賽人(約3:1),卻跑來找耶穌,這是不容易的事情,因為當時法利賽人都厭棄耶穌,對耶穌有成見和偏見,知道彌賽亞是要當王,怎麼可以在馬槽出生,出生在木匠的家?所以偏見看耶穌,甚至認為耶穌其貌不揚.因此看見耶穌所言所行的一切,都不願信。

耶穌也說:「就算你們不信我,也要因我所做的事,相信我。」(約14:11),但他們還是不信,最後因為嫉妒,就把耶穌釘死了。

這尼哥底母不一樣,除去自己的偏見,也知道耶穌所行的,若沒有神的同在,這些事是行不出來的,所以他來找耶穌。

◼︎信仰思考:除去信仰的偏見

就如聖經中,乃曼元帥的故事,當時他得到大痲瘋,無藥可醫,但他擄了一個戰敗國以色列的小女子,卻告訴他,以色列有先知,你去那邊可以得醫治,就知道以色列有真神。

於是乃曼就來到以色列國,來找以利沙先知,他來找先知時,有自己的成見和想法,認為先知應該出來見他,向天上來祈求他的神,在患處以上搖手;但先知沒有出來,並派一位僕人出來,跟乃曼說,到約旦河洗七次澡。乃曼元帥生氣,先知沒有出來,並且叫他到約旦河洗七次澡,這時有僕人跟乃曼說,若先知叫你做較困難的事情,你都願意去做,何況只是洗七次澡?

最後乃曼元帥,除掉偏見和成見,單純相信,洗了七次澡,不治之症得了痊癒,並相信以色列有真神。

為何尼哥底母獲得指示?因為除掉成見和偏見,用一顆謙卑的心來尋求主耶穌。

2.尋求真神,盼望永生(3:3~46:26~27)

耶穌直接告訴尼哥底母,要重生,才能見神的國(約3:3)。但是我們看前面的經節,看不到尼哥底母問關於永生和如何進神的國的問題;但耶穌了解人的心,知道人生命真正的需要,當耶穌說:「人若不重生,就不能見神的國」(約3:3),尼哥底母聽見並沒有反對,而是進一步詢問(約3:4),可見耶穌真的看出,尼哥底母是尋求神和盼望永生的人。

主耶穌告訴尋求祂的眾人,不要只為了吃餅得飽,求今生的好處(約6:26),主耶穌更是期待我們為了永生的食物勞力(約6:27),主耶穌能夠看顧我們的生活;但是祂更期待,我們為了永生的食物而來,尋求真神,盼望永生而來。

3.信心仰望耶穌(3:14~16)

主耶穌引用當時選民的歷史,摩西如何在曠野舉蛇(約3:14),看見這蛇,病就可以得到醫治,同樣用這預表,當他們用信心仰望耶穌,要讓一切信耶穌的人得永生(約3:15),神愛世人,藉著獨生子,道成肉身到世界,叫一切信祂的人,不至滅亡,反得永生(約3:16)。

宗教不是要改善我們的生活,更是救我們靈魂的生命。

4.改變價值觀(19:39)

尼哥底母找耶穌,當下聽完後,他將耶穌的話放進心裡,因為他是尋求真神,盼望永生的人,他開始思想,直到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,他發現耶穌真是個義人,所以他信了,因此後來用一百斤的沒藥、沉香,要來裹耶酥的身體(約19:39)。

相信我們今天都是尋求真神的人,盼望永生的人,我們可以把道理放在心中,反覆思想,求主聖靈引導我們,能夠因著神的話,來感動我們,改變生命的價值觀,來除去偏見,用信心仰望真神,接受合乎聖經赦罪的大水洗禮,從水靈重生,得著永生,進入天國的生命。

聚會直播影片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