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
傳道以約翰福音第六章為核心,闡述耶穌教導人要「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」,提醒基督徒不要只為今生的物質追求,而要重視靈魂得救的永恆價值。
他從聖經中的「末世、末日、末期」三個面向說明世界終將結束,並指出末日將有復活與審判,而審判的標準是神的道;又藉挪亞進入方舟的記載,表明人若要得救,必須透過合乎聖經的大水洗禮,進入真教會。最後強調,我們應改變人生的價值觀,信靠神的話,因主的話就是靈,就是生命,這正是為永生勞力的具體實踐。
內容為五段
一、為永生的食物勞力
1.永生的食物(約6:26~27)
2.願意跟隨耶穌是為了什麼?
二、為何為永生的食物勞力?
1.有形質的都會毀壞(約6:26、彼後3:10)
2.主的日子(彼後3:10~13)
三、聖經中的三個「末」
1.末世(林前10:11、彼前1:20)
2.末日(約5:26~29、約12:47~48、約6:39~40、啟21:8)
3.末期(但12:13、太24:6、林前15:24)
四、末日也是神救贖的日子
1.末日的徵兆(太24:3~12、太24:36~38、路21:10、創6:2、6:5、6:11~12、提後3:1~5)
2.如何得到拯救?進入方舟(創6:17~20、彼前3:20~21、徒20:28、弗1:23)
五、如何為永生的食物勞力?
1.價值觀的改變(約6:27、太6:33~34、路5:1~11)
2.信神的話(約6:28、6:29、6:35、6:36)
一、為永生的食物勞力
1.永生的食物(約6:26~27)
本次大主題是 「不致滅亡,反得永生」,根據約翰福音第三章十六節——主耶穌向世人宣告,人不只有今生,更有靈魂永生。藉着約翰福音,使我們確信耶穌是基督,天上獨一的真神,是神的兒子,並讓我們得著生命。
●今天的主題是 「永生的食物」。
◎約翰福音 6章
26節耶穌回答說,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,你們找我,並不是因見了神蹟,乃是因喫餅得飽。
27節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,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,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;因為人子是父神所印證的。
→ 重點1:耶穌說「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」時,都在提醒關乎靈魂永生,也代表永不改變。
→ 重點2:耶穌指出:許多人跟隨祂是為了「吃餅得飽」,只想獲得今生物質生活的好處,所以耶穌說:「不要為必壞的食物勞力,要為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。」(約6:26)。
●為何耶穌如此說?
約翰福音第六章記載,當時候許多人跟隨耶穌,耶穌看見他們沒有東西吃,行了五餅二魚的大神跡,讓五千人來吃飽,甚至還有剩下的零碎,收集起來有12個籃子,表示這些食物,超過五餅二魚的量且有餘(約6:1~13)。
這些吃飽的人,經歷耶穌的大神蹟,想強逼耶穌作王;但耶穌卻退開(約6:15),因為耶穌不是要來這世界當王,祂是要建立屬靈的國度。
第二日,這些人用盡方式來找耶穌(約6:22~24),最後他們找到耶穌(約6:25),耶穌沒有因為這麼多人找他感到開心,反倒說你們找我不是因見神蹟,而是因吃餅得飽,不要為必壞的食物勞力,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(約6:26~27)。這是耶穌愛的勸勉,因為這關乎靈魂的永生。
2.願意跟隨耶穌是為了什麼?
我們願意跟隨耶穌,但目的是什麼呢?如耶穌提到,「不要為必壞的食物勞力,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」(約6:26~27)。
「勞力」意思為勞動、操勞,我們人生是為了「永生」來操勞和努力,表達出我們人生努力追求的方向。
二、為何為永生的食物勞力?
1.有形質的都會毀壞(約6:26、彼後3:10)
有形質的都會毀壞(彼後3:10),因此耶穌說:「不要為必壞的食物勞力」(約6:26)。
2.主的日子(彼後3:10~13)
◎彼得後書 3章
10節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;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,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,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。
11節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,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,怎樣敬虔,
12節切切仰望神的日子來到;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,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鎔化。
13節但我們照他的應許,盼望新天新地,有義居在其中。
→ 重點1:主的日子,是世界末日,主再來臨的時候,這日子如同賊來到一樣(彼後3:10),代表沒人知道那日。
→ 重點2: 那日來到,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(彼後3:10),指我們所看到的一切,人生努力一輩子,但當主的日子來到,沒有一件可以存留。
→重點3:那日到來,也會有新天新地要為我們存留,是我們最大的盼望(彼後3:13)。
三、聖經中的三個「末」
主的日子,是世界末日。聖經中關乎世界的末了,有三個名詞:
1.末世(林前10:11、彼前1:20)
末世,是指最後的世代。從耶穌降生開始,就是進入最後的世代。
◎哥林多前書 10章
11節他們遭遇這些事,都要作為鑑戒;並且寫在經上,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。
◎彼得前書 1章
20節基督在創世以前,是豫先被神知道的,卻在這末世,纔為你們顯現;
→重點:這末世的人,是指末後世代的人(林前10:11),也是指耶穌降生以後的世代(彼前1:20),耶穌為了拯救人,在兩千年前,道成肉身降生到世界,那時就開始進入最後的世代。
2.末日(約5:26~29、約12:47~48、約6:39~40、啟21:8)
末日,是指最後的那一天。那一天會發生什麼事?
(1)人會復活(約6:39~40)
◎約翰福音 6章
39節差我來者的意思,就是他所賜給我的,叫我一個也不失落,在末日卻叫他復活。
40節因為我父的意思,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;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。
→重點:到末日,並不是都結束,而是人都會復活。
(2)接受審判(約5:26~29)
◎約翰福音 5章
26節因為父怎樣在自己有生命,就賜給他兒子也照樣在自己有生命;
27節並且因為他是人子,就賜給他行審判的權柄。
28節你們不要把這事看作希奇;時候要到,凡在墳墓裏的,都要聽見他的聲音,就出來;
29節行善的復活得生,作惡的復活定罪。
→重點:在末日,人復活要接受神的審判(約5:27),審判會有兩個結果,不是復活的永生,就是復活受永刑(約5:29)。
(3)審判的標準(約12:47~48、啟21:8)
不管哪個宗教有靈魂和審判的觀念,如提到輪迴,也是審判的觀念,但在聖經中,審判的標準是什麼?審判的人又是誰?
a.審判的標準:神的道(約12:47~48)
◎約翰福音 12章
47節若有人聽見我的話不遵守,我不審判他;我來本不是要審判世界,乃是要拯救世界。
48節棄絕我不領受我話的人,有審判他的;就是我所講的道,在末日要審判他。
→ 重點1:主耶穌第一次降生來到世界,不是為了審判,是為了拯救。祂傳福音,讓人能夠因為相信祂得救恩,甚至耶穌為了我們的罪,犧牲在十字架上(約12:47)。
→ 重點2:但末日會有審判,審判的權柄是耶穌(約5:27),審判的標準就是耶穌所講的道(約5:28),用神的道來判斷,是復活得永生,還是復活定罪受永刑。
b.審判被定罪的後果:第二次的死(啟21:8)
◎啟示錄 21章
8節惟有膽怯的,不信的,可憎的,殺人的,淫亂的,行邪術的,拜偶像的,和一切說謊話的,他們的分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裏;這是第二次的死。
→ 重點1:有第二的死,代表有第一次的死,第一次的死,是指始祖亞當犯罪後,神說吃的日子必定死,所以肉體會有死亡結束的一天,但肉體死亡不是結束,還有靈魂。
→ 重點2:若末日復活沒有通過審判,就會被丟入火湖,是第二次的死(啟21:8),與魔鬼永遠受痛苦(啟20:10)。
>因此主耶穌「實實在在」向我們宣告,要為永生的食物勞力。
3.末期(但12:13、太24:6、林前15:24)
末期,是指最後的結局。不論新舊約,都有提到末期的日子,如下經文。
(1)神回應但以理先知(但12:13)
◎但以理書 12章
13節「你且去等候結局,因為你必安歇。到了末期,你必起來,享受你的福分。」
(2)主耶穌對門徒的提醒(太24:6)
◎馬太福音 24章
6節你們也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,總不要驚慌;因為這些事是必須有的;只是末期還沒有到。
(3)保羅對信徒的提醒(林前15:24)
◎哥林多前書 15章
24節再後末期到了,那時,基督既將一切執政的,掌權的,有能的,都毀滅了,就把國交與父神。
→ 重點1:聖經告訴我們,當耶穌降生到世界,是末世的時期(彼前1:20),這世代會有終了的一天,就是末日。
→ 重點2:末日來到時,有形質的一切都會被烈火銷化,沒有一樣物質可以存到永遠(彼後3:10~13)。→ 重點3:不單世界結束,所有死人會復活,人復活要接受審判,審判結束後,兩個結果,復活得永生,或定罪受永刑(約5:26~29),最後是末期,把國交與父神(林前15:24)。
四、末日也是神救贖的日子
1.末日的徵兆(太24:3~12、太24:36~38、路21:10、創6:2、6:5、6:11~12、提後3:1~5)
沒有人知道世界末了的日子;但卻有兆頭,並是罪惡滔天的世代。
(1)末了的徵兆(太24:3~12、太24:36~38、路21:10)
◎馬太福音 24章
3節耶穌在橄欖山上坐著,門徒暗暗地來說,請告訴我們,甚麼時候有這些事;你降臨和世界的末了,有甚麼豫兆呢。
4節耶穌回答說,你們要謹慎,免得有人迷惑你們。
→重點:當時使徒們的觀念,知道世界會有末了的一天,並且耶穌會從天降臨(太24:3),耶穌提醒門徒們要謹慎(太24:4),因為那日沒有人知道(太24:36),卻有以下徵兆:
a.災難頻繁的時候,如戰爭、饑荒、地震與瘟疫等(太24:6~7、路21:10)。
b.罪惡滔天的時代,不法的事增多(太24:12)。
c.如挪亞的日子(太24:37),人吃喝照常嫁娶(太24:38),表明如平常的日子,正常生活;但不知不覺主耶穌就來了。
d.挪亞的日子(太24:37),也是指罪惡滔天的世代。
(2)人的罪惡與敗壞(創6:2、6:5、6:11~12)
挪亞的日子(太24:37),也是指罪惡滔天的世代,當時神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,終日思想都是惡(創6:5),因此想要用洪水毀滅(創6:13、6:17),當時罪惡的情況如下:
a.婚姻隨意嫁娶的日子(創6:2)。
>神設立婚姻(創2),但人沒有照神的方式,隨意挑選,娶來為妻(創6:2)。今日的世代,婚姻也是如此,高興就在一起,不高興就離開,甚至多元可以成家,通姦也可以除罪等。
b.人終日所思想的都是惡(創6:5)。
c.凡有血氣的人都敗壞(創6:11~12)。
(3)人心的不聖潔(提後3:1~5)
在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(提後3:1),因為那時人心敗壞(提後3:2~5),心不聖潔(提後3:2),因此行出來都是敗壞的行為。
人的心是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勝過和改變,因此我們可以思想為何主耶穌跟我們提醒要「為永生的食物勞力」,因為這世界一定會有末了的一天,雖然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;但主會讓我們看見預兆,是沒有平安災難頻繁與罪惡滔天的日子,如挪亞的日子一樣,甚至人的心不聖潔。
2.如何得到拯救?進入方舟(創6:17~20、彼前3:20~21、徒20:28、弗1:23)
面對世界末了的日子,也是神要救贖的日子,被拯救的方式,是進入方舟。
(1)神救贖的日子(創6:17~20)
◎創世記 6章
17節看哪,我要使洪水氾濫在地上,毀滅天下;凡地上有血肉、有氣息的活物,無一不死。
18節我卻要與你立約;你同你的妻,與兒子兒婦,都要進入方舟。
19節凡有血肉的活物,每樣兩個,一公一母,你要帶進方舟,好在你那裏保全生命。
20節飛鳥各從其類,牲畜各從其類,地上的昆蟲各從其類,每樣兩個,要到你那裏,好保全生命。
→重點:神要用洪水毀滅天下和凡有血氣的活物(創6:17),是一個災難的日子;但也是神要救贖的日子(創6:18),而拯救的方式,就要進入方舟,好保全生命(創6:19)。
(2)進入方舟:表明洗禮進入神的教會(彼前3:20~21、徒20:28)
a.洗禮(彼前3:20~21)
◎彼得前書 3章
20節就是那從前在挪亞豫備方舟,神容忍等待的時候,不信從的人;當時進入方舟,藉著水得救的不多,只有八個人;
21節這水所表明的洗禮,現在藉著耶穌基督復活,也拯救你們;這洗禮本不在乎除掉肉體的污穢,只求在神面前有無虧的良心。
→ 重點1:神並不是立刻毀滅世界,因為挪亞造方舟約將近百年,是神容忍等待的時候(彼前3:20)。
→ 重點2:這百年神吩咐挪亞傳義道(彼後2:5),叫聽道的人,可以悔改進方舟得救;但人不信從,最後得救的只有挪亞一家八個人(彼前3:20)。
●人是如何進入方舟得救?
這水表明是洗禮(彼前3:21),可見要能夠得救,得永生,就是要洗禮,合乎聖經大水的洗禮。這洗禮是進入方舟,進入神的教會。
b.進入神的教會(徒20:28)
◎使徒行傳 20章
28節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,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,也為全群謹慎,牧養神的教會,就是他用自己血所買來的。【或作救贖的】
●什麼是神的教會?
是神用血自己買來的(救贖的)(徒20:28),也是接受合乎聖經大水洗禮的人.這群被主寶血贖回的人,集合起來是教會。
進方舟表明洗禮(彼前3:20~21),經過洗禮赦罪重生,我們就成了神的教會(徒20:28),是進入方舟.要進入這方舟,就要找到末後神的真教會,用合乎聖經大水的洗禮,按照聖經得救的真理。
(3)神的教會:聖靈所建的教會(弗1:23)
◎以弗所書 1章
23節教會是他的身體,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。
●世界上這麼多教會,哪一個才是神的教會?
是神的教會,要有神給的證據。教會是耶穌的身體,代表是特定專屬的,且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(弗1:23)。
●什麼是充滿萬有?
神是靈,不受時空限制。因此神的教會,會由神的靈充滿。
●神如何充滿祂的教會?
是藉著神所賜的聖靈,聖靈是一,只會在神唯一的身體裡面(弗4:4)。
我們盼望進入方舟,得著永生,就要找到神所建立的唯一真教會,並且神會藉著聖靈同在,讓我們知道這些得救的真理。
五、如何為永生的食物勞力?
1.價值觀的改變(約6:27、太6:33~34、路5:1~11)
◎約翰福音 6章
27節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,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,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;因為人子是父神所印證的。
→ 重點1:以前我們人生價值觀都是為了今生,為了生活,但耶穌告訴我們,那些都是必壞的,要為永生的食物勞力。
→ 重點2:但這並非說我們不需要生活,也不是耶穌不顧念我們的生活,就如五餅二魚的神蹟,因耶穌的顧念,讓五千人吃飽,耶穌顧念我們的生活,但主耶穌提醒我們更重要的是,靈魂的永生。
因為吃了一餐,還有下一餐,最後屬物質的都會結束;但何時我們為靈魂來預備?
(1)先求神的國,神的義(太6:33~34)
◎馬太福音 6章
33節你們要先求他的國,和他的義;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。
34節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,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;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彀了。
→ 重點1:因此主耶穌告訴我們,要先求神的國,神的義,而我們生活所需要的,神都會加給我們。這是神的應許,要好好抓住,不在乎經濟環境條件,只在乎神的應許一定會實現。
→ 重點2:這關鍵是我們要先求,這是人生的順序,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,我們要為生活努力,但要先神的國和神的義,生活的需要神會預備。
→ 重點3:相反地,若我們只追求生活,必壞的食物,到最後連神也失去,成了兩頭空。
(2)聖經人物:彼得的改變(路5:1~11)
彼得在還沒跟隨耶穌前,也是在為生活勞力,每天都為打魚在努力,他是漁夫,知道晚上打魚是最容易打魚;但有時候人付出勞力未必有成果,彼得一夜勞力下,尚未補到一條魚(路5:5);但耶穌卻告訴他,往水深之處下網,彼得回應:「依從祢的話,我就下網。」(路5:5),他相信耶穌的話,一下網就裝滿了兩隻船(路5:7),彼得看見,立刻俯伏耶穌膝前,說:「主啊,離開我,我是罪人。」(路5:8)。
當一個人謙卑在神面前,將生命的主權交給神,這個人的人生就開始改變,主耶穌說:「不要怕!從今以後,你要得人了。」(路5:10),於是彼得撇下一切,跟隨耶穌(路5:11)。
彼得曾經的價值觀,是為捕魚在勞力,為了今生在努力;但遇到耶穌以後,他為永生來努力。他寧願放下一切,但神沒有讓他生活缺乏,讓他能夠得人,跟隨耶穌身邊。
我們要調整生命價值觀,不是我們不需要生活,而是生活神會預備,最重要的是,我們有沒有靈魂的永生。
2.信神的話(約6:28、6:29、6:35、6:36)
◎約翰福音 6章
28節眾人問他說,我們當行甚麼,纔算作神的工呢。
29節耶穌回答說,信神所差來的,這就是作神的工。
→重點:信神所差來的,就是作神的工,相信耶穌所說的一切話。
(1)耶穌的話,就是靈,就是生命(約6:35、6:36)
◎約翰福音 6章
35節耶穌說,我就是生命的糧;到我這裏來的,必定不餓;信我的,永遠不渴。
63節叫人活著的乃是靈,肉體是無益的;我對你們所說的話,就是靈,就是生命。
→重點:耶穌是生命的糧,祂的話就是靈,就是生命(約6:35、6:36)。
●人活著有生命為什麼?
人之能夠活著有生命,不是因為肉體,肉體有一天會結束,而是因為有神賜的靈,人生命真正的價值是有神賜的靈(約6:63)。
●如何讓靈魂有生命的價值?
信耶穌的話(約6:63),照耶穌的話來遵行,耶穌的話就在聖經,讓我們查考。
(2)生命見證:合乎聖經的洗禮關乎永生
陳姊妹大學實習期間,來到真耶穌教會慕道並得聖靈。傳道勸勉她受洗,但她自認已有聖靈便可得救,不用洗禮。
某次安息日的禱告中,她看見異象:被主牽往天國門前,卻被黑暗勢力拉向陰間,魔鬼譏笑:「你沒有受洗赦罪,與我同黨!」。驚恐之際,她決心要受洗,隨即看見天開了,兩道光劍斬斷魔鬼的手,又看見一雙主潔白聖潔的手,主扶她升起並宣告:「她要受洗,歸屬我,誰也不能定她的罪。」,這時她大喊:「主啊,我要受洗!」。
禱告完後,她接著照聖經的方式接受洗禮,因為這是主耶穌定審判的方式,當我們能夠藉著合乎聖經的大水洗禮,赦罪重生,進入神建立的末後方舟-真教會,讓我們能夠得享靈魂永生的盼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