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
本次查經內容分為兩部分。第一部分,經文分段查考了《列王紀下》23章,討論約西亞王如何重拾律法、召聚百姓聽神的話、潔淨猶大和撒瑪利亞地,並重新守逾越節。第二部分,在信仰思考中,強調了三點:(1)歸向神應從神的話開始;(2)信仰不應停留在舒適圈,而應盡心盡力追求神;(3)信仰不僅要了解原因,更要明白其背後的意義,以真實體驗神的恩典,盡心盡力愛神。
內容為兩段
一、經文分段查考
●前言:約西亞重拾律法(王下22)
●查經
1.約西亞召聚百姓聽律法書的話(1~3)
2.潔淨耶路撒冷與猶大地(4~14)
3.往撒馬利城潔淨(15~20)
4.守逾越節(21~25)
二、信仰思考
1.歸向神,從神的話開始
2.信仰不停留在舒適圈
3.信仰不停留原因,更要追求其背後的意義
一、經文分段查考
●前言:約西亞重拾律法(王下22)
上一章提到,約西亞做王後,有心來改革信仰,因為他正直追求神,神也給他機會,藉著修造聖殿,在聖殿中,讓他發現遺失很久的律法書,律法書的重要性,就是神的話,來建立選民與神的關係。如果有律法書,並願意遵行,百姓就會在神所立的約裡面,若百姓失去神的話,又或者知道神的話,卻不願意遵行,這樣他們就不會在這約裡面。
就如申命記,摩西用語重心藏的口氣,跟百姓說,福還是禍都放在你們面前,你們要選擇哪一個,若要得到神的福氣,就是遵守神的話,若沒有,就會遭受患難。如果遭受患難後,願意歸向神,也要回到神的話裡。
因此能夠找到律法書,是神的安排,加上約西亞有追求神的心,敬畏真神,如經上提到,在約西亞以前沒有王向他盡心、盡性、盡力地歸向耶和華,遵行摩西一切律法;在他以後也沒有興起一個王像他(王下23:25)。
●查經
第一段:約西亞潔淨聖地(1~20)
第二段:約西亞的結局與猶大國下場的預告(26~30)
第三段:約西亞王的兒子作王(31~37)
1.約西亞召聚百姓聽律法書的話(1~3)
約西亞修理聖殿外,他也唸律法書,因為他知道律法書的重要性,所以召聚眾長老、居民,和祭司、先知,無論大小,都一同到神的聖殿,來聽律法書上的話(1~2),並且要盡心盡性地遵(3),當時的百姓已經很久沒有聽律法書神的話,所以他們有很好的信心行動,要來聽神的話,因此他們立定心志要遵守神的誡命,眾民都服從這約(3)。
2.潔淨耶路撒冷與猶大地(4~14)
神的話頒布後,接著就開始進行潔淨的動作,在上週的查經中,我們以「悔改的角度」來思考,約西亞修造聖殿,同樣的態度,今天有心要歸向神,除了要了解神的話外,過去不好的東西,也都要除掉,因此在4~14節,約西亞從耶路撒冷到猶大地,進行潔淨,包括巴力、亞拉舍和天上的萬象的器皿,將偶像的邱壇都除掉(4)。
過程中許多偶像是從神的聖殿移出來,為何神的殿有這麼多偶像?代表當時的聖殿被當作廟宇一樣,凸顯當時百姓的心敗壞。
因此將殿內不好風氣的敬拜全部拆毀,如孌童的屋子(7)和不許經火(10),並革職拜偶像的祭司,讓他們不能進入神的壇(9)。
—
◼︎經文解釋
◎列王紀下 23章
7節 又拆毀耶和華殿裏孌童的屋子,就是婦女為亞舍拉織帳子的屋子,
►「孌童」,是男妓,這與當時拜偶像有關係。外邦人拜偶像有男妓,除邪淫外,也是褻瀆神的聖殿,因此他們將孌童的屋子拆掉。
—
3.往撒馬利城潔淨(15~20)
除南國猶大地除偶像外,他們也開始向北邊潔淨,這北邊是以前北朝以色列,其中最大的城是撒馬利亞,北邊是神的聖地,也是神賜給他們的土地,雖然當時那區塊是亞述國的掌控,但是在神的聖地不能有這些拜偶像的東西,所以約西亞也開始向北邊潔淨,到撒亞利亞除拜偶像的邱壇,燒掉偶像(15),並將墳墓裡的骨頭,燒再拜偶像的壇上,污穢那些壇(16)。
對當時拜偶像的人認為,這些壇,碰到人的骨頭與屍體,就無法使用。所以用這些方式,讓這些毀壞的邱壇,無法讓拜偶像的人再使用,其中看到先知的墓碑,因為是神的先知,就沒有挪移他的骸骨(17~18),接著將拜偶像的先知殺掉(20),及家中的偶像徹底地潔淨(24),因此約西亞潔淨地動作,不單是在宗教場所,而是深入家庭裡面,徹底執行神的話。
—
◼︎經文查考
◎列王紀下 23章
17節 約西亞問說:「我所看見的是甚麼碑?」那城裏的人回答說:「先前有神人從猶大來,預先說王現在向伯特利壇所行的事,這就是他的墓碑。」
►此段經文的事件,記載在列王紀上13章2~3節。
►墓旁還有一位老先知的骨頭(王上13:11~32),證明拜偶像的人錯誤,證明神的話必定應驗(王上13:30~32)。
◎列王紀上 13章
2節 神人奉耶和華的命向壇呼叫,說:「壇哪,壇哪!耶和華如此說:大衛家裏必生一個兒子,名叫約西亞,他必將邱壇的祭司,就是在你上面燒香的,殺在你上面,人的骨頭也必燒在你上面。」
3節 當日,神人設個預兆,說:「這壇必破裂,壇上的灰必傾撒,這是耶和華說的預兆。」
►神預言將來有一位王叫約西亞,他要大刀闊斧地信仰復興,經過300年後,神的預言應驗了。
—
4.守逾越節(21~25)
除完偶像後,約西亞王吩咐百姓要守逾越節,至從撒母耳先知後,就沒有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(代下35:18~19),將近400年,沒有好好守逾越節。
繼約西亞王後,是他的三位兒子接續作王,但是都是壞王,最後猶大國在約西亞的第三位兒子-西底家,滅國。
—
◼︎經文查考
◎歷代志下 35章
18節 自從先知撒母耳以來,在以色列中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,以色列諸王也沒有守過,像約西亞、祭司、利未人、在那裏的猶大人,和以色列人,以及耶路撒冷居民所守的逾越節。
19節 這逾越節是約西亞作王十八年守的。
◼︎經文補充說明
◎列王紀下 23章
29節 約西亞年間,埃及王法老尼哥上到幼發拉底河攻擊亞述王;約西亞王去抵擋他。埃及王遇見約西亞在米吉多,就殺了他。
►參考歷史書記載,會發現是埃及王幫助亞述王,「攻擊」在原文中的意思,也可以是指「幫助」的意思,當時埃及王要幫助亞述王一起攻打巴比倫,這時約西亞與亞述國的關係不好,不想看到仇敵被幫助,卻沒有想到因這事,戰死在戰場上。
—
二、信仰思考
我們從這章看到約西亞的作為,有以下幾點信仰勉勵來學習。
1.歸向神,從神的話開始
(1)唸律法書
第一點,從約西亞忠心唸律法書開始,一個人心要歸向神,依然是從神的話開始。當時約西亞王已經開始在修理聖殿;但是物質的聖殿修理好了,如果百姓心中無神,沒有神的話,生活中也沒有行出神的話,那這物質的聖殿,依然會有荒涼的一天。
真正要修復的是,心裡的殿。約西亞王知道,他得到神的律法書,不能將它藏起來,因為過去太久隱藏在神的殿中,百姓全國上下都不知道神的話。現在大家要歸向神,要做的事情,就是要重新來念律法書。
因此約西亞王召聚猶大和眾長老來(1),連所有的百姓,不論大小,都一同來到神的殿,要來聽律法書的內容(2)。當時的時代,沒有造紙術和印刷術,文字都記在皮卷上,要操寫也不方便,加上當時百姓的知識水準不高,識字的人也不多,因此有必要將全部人叫來聽,藉著聽來領受神的話。
(2)王和百姓,盡心盡力地歸向神
不論大小都要來,代表有孩童和老人。將近75年的信仰黑暗時期,當時小孩不知道神的話,老人若知道也超過75歲以上,所以沒有人知道神的話,這樣要如何讓這些人知道?就是唸給他們聽,讓他們知道。
為了讓不識字的百姓知道神的話,約西亞王盡心盡力地去行,同樣百姓也是盡心盡力地來聽神的話,沒有抱怨,沒有藉口。
—
◼︎經文查考
◎申命記 4章
7節 哪一大國的人有神與他們相近,像耶和華─我們的神、在我們求告他的時候與我們相近呢?
8節 又哪一大國有這樣公義的律例典章、像我今日在你們面前所陳明的這一切律法呢?
9節 「你只要謹慎,殷勤保守你的心靈,免得忘記你親眼所看見的事,又免得你一生、這事離開你的心;總要傳給你的子子孫孫。
►摩西跟百姓說,創造宇宙萬物的獨一真神,獨獨只跟我們親近,只將祂的話交代給我們,將祂公義的律例典章吩咐給我們,所以我們要看重神的話。因此摩西吩咐百姓要儆醒和保守在神的話中,因為這律法書,在其他大國都找不到,還有哪一國有神跟他們說律法呢?
◼︎信仰勉勵:看重神的話
若我們的信仰中,能夠明白並看重神的話,我們知道讀的聖經,是天上神的話,我們會很寶貝。有人說,讀經要如何體驗神呢?看起來字很多又密密麻麻的,要讀完要讀到何時呢?
聖經上的話,在舊約是神對百姓說的話,在新約是主耶穌對門徒說的話,今日我們是神的百姓,也是主耶穌的門徒,所以向他們說的話,也是對我們說的話。所以我們在讀經時,要思考這是神在跟我們說話,就如當時的摩西向百姓說話,其實也是摩西用先知的角度對我們說話。
既然是神對我們說的話,獨獨只給我們選民,我們就不該隨便,而是看重神的話。
—
2.信仰不停留在舒適圈
不論大小都來領受神的話(2),就看出追求神的心,他們沒有畫地自限,沒有說我老了,不用了解,活不久了,沒差這些天了,小孩還小啦,等長大再來了解。但是我們從這些百姓看見,不論小孩還是年老,都願意領受神的話。
—
◼︎信仰反思:信仰是否畫地自限?
有時候我們的信仰,是否畫地自限?認為這樣就好了,有來遵守安息聖日就好,來半天就好,下午很累,有奉獻就好,一定要十分之一嗎?二十分之一就差不多了,聖工一定要做這麼多嗎?有作就好了,不用這麼認真。
以上是我們信仰中可能出現的想法,有時候我們會體貼我們的肉體,有時候面對讀經也是一樣,雖然會堂有投影布幕,給我們便利;但是我們不能這樣就不帶聖經,只因嫌棄聖經很重不願意帶,或者因聖經字很小不讀。
◼︎信仰勉勵:不體貼肉體,追求神的話
我們信仰是否有盡心嗎?信仰就是要「盡」這個字,是否盡我們的力?是否盡我們的心嗎?盡我們的生命,去做本分的事嗎?我們肉體都會有軟弱;但是我們不要過度體貼肉體,不要找很多理由來說服自己,其實我們都做得到。
(1)眼睛看不見的姊妹,盡心盡力追求神的話
一個看不見的姐妹,對神的話,努力追求的態度,值得我們學習。
某教會的姊妹,每次聚會都坐在前排,總是戴著墨鏡,並且桌上有一本大大的書,每次要翻聖經時,手立刻在書裡的文字上摸,這姐妹是視障人士,只要一聽到哪個經節,就立刻摸,立刻翻。雖然看不見,但她用盡各種方式,來了解神的話,她沒有為自己找理由,不因看不見為理由,並且因為是點字版的聖經,是一般聖經的三倍大,每次來聚會就是帶著厚厚的聖經來聚會。
(2)把握時間聽道讀經的弟兄
有一弟兄在捷運上,戴著耳機看手機,手機上是聖經的內容,傳道問:「捷運的車廂有點晃,這樣眼睛不會不舒服嗎?」弟兄說:「不要緊,我主要是聽道理,每次去學校的通勤時間是40分鐘,就用耳機聽道理,用手機看聖經,這樣的習慣一年多。」,這也是有盡心盡力要追求神的話,雖然通勤很無聊,他也可以說去學校很累,坐在車上休息;但是他選擇把握時間要來了解神的話。
(3)約西亞盡心盡力向神
從上面的例子我們看見盡心盡力追求神,而約西亞也是一樣,當約西亞聽到神的話,神藉著女先知跟他說,因為他心裡敬畏神,在神面前自卑,所以神應允他,能夠平平安安的歸到墳墓(王下22:20),約西亞聽到這些話後,接著他繼續做該做的事情,在列王紀下23章,讀律法書、除偶像、潔淨聖殿,守逾越節,他沒有因為神跟說平平安安,就不管國家的事情,只要自己平安就好。
他知道神給予他應允;但他依然盡心盡力愛主,讀律法書、除偶像和潔淨聖殿,他的信仰沒有停留在舒適圈裡面,沒有說這樣就好,而是追求到底。
—
聖經對約西亞的評價是,一生一世跟隨神,從不離開神(25),這是我們信仰要追求的目標:盡心盡力。我們不要畫地自限、不要體貼肉體,要進我們的本分,盡我們的力,我們知道該如何做,就要盡力去做,若我們有些軟弱,力氣有限,以前年輕可以做到這樣,現在老了無法像以前一樣,沒關係,主耶穌知道。重要的是,我們要盡力到最後。
3.信仰不停留原因,更要追求其背後的意義
潔淨完後,約西亞王吩咐守逾越節(21),為何守逾越節?因為出埃及記有提到,逾越節要做世世代代的紀念(出12:14),逾越節是世世代代都要遵守,接著我們看到為何要守逾越節?如下經文
◎出埃及記 12章
24節 這例,你們要守著,作為你們和你們子孫永遠的定例。
25節 日後,你們到了耶和華按著所應許賜給你們的那地,就要守這禮。
26節 你們的兒女問你們說:『行這禮是甚麼意思?』
27節 你們就說:『這是獻給耶和華逾越節的祭。當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時候,他擊殺埃及人,越過以色列人的房屋,救了我們各家。』」於是百姓低頭下拜。
從上述經文,可以看見守逾越節的意義。有時候我們的信仰只停留在原因而已,原因就是神交代逾越節是世世代代都要遵守(出12:14),就像我們可能會想,神說要手安息聖日,所以我們就守,神說要十一奉獻,所以我們就要奉獻啊,神說要事奉,所以我們就出來做工,這些都是原因;但是其中的意義我們是否明白?
為何有這樣的差別?若我們的信仰只停留在原因而已,沒有去了解背後的意義,這樣我們的信仰只會變成束縛人的律例。
•就如守安息日,只停留在要遵守,就會感到無力和疲倦;但是我們遵守,並了解其背後的意義,就是藉著守安息日,來仰望天上永遠的安息,在遵守安息日中有這盼望,就不會有束縛了。
•十一奉獻,我們可能也會想,都沒錢了,還要十分之一,但當我們看見神的祝福在其中,看見信仰行動背後的意義,就會驅使我們做出行為。
因此我們的信仰不能只停留在原因而已,就如約西亞王,神說要守逾越節,但是更加重要的是,守守逾越節的意義在哪?因此他把大小都叫來,就是要教育和提醒,説我們過去忘記神的恩典,沒有親近神、沒有體驗神,就不會感謝神,最後就離開神。
◼︎信仰勉勵:信仰從原因到意義
若只有外在敬拜的動作,卻沒有了解其意義,就會變成規條,最後就很容易離開神;但是我們的信仰不是這樣,而是真實的體驗,我們願意來感謝神,保守神的愛中,因為我們的信仰,從原因進到意義,我們知道為何要這樣做,這背後的盼望和祝福就在其中,這樣我們就能夠盡心盡力愛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