腓利門書(一):簡論 趙信祈傳道

本篇講道為腓立門書的簡論,強調愛的教導與實踐。保羅在監獄中寫給腓立門的信,請他以愛心接納和饒恕悔改的逃奴阿尼西母。信中反映了當時奴隸制度的社會背景。腓立門書以愛的勸勉、饒恕、接納與實踐為四個重點,保羅勉勵腓立門實踐基督的愛,正如基督愛我們並命令我們彼此相愛,要將愛的道理實踐於生活中。

摘要

本篇講道為腓利門書的簡論,強調愛的教導與實踐。保羅在監獄中寫給腓利門的信,請他以愛心接納和饒恕悔改的逃奴阿尼西母。信中反映了當時奴隸制度的社會背景。腓利門書以愛的勸勉、饒恕、接納與實踐為四個重點,保羅勉勵腓利門實踐基督的愛,正如基督愛我們並命令我們彼此相愛,要將愛的道理實踐於生活中。

內容為五段

一、前言:愛的道理與實踐

二、寫作背景

1.作者與對象(1:1~2)

2.腓利門與歌羅西的關聯(西4:391018;門1:112

3.阿尼西母(1:1016)

三、寫信動機

1.苦勸腓利門

2.奴隸制度的背景

3.阿尼西母的逃跑與悔改(1:1218)

四、寫作特色

1.私人的書信

2.基督的愛

五、愛心的實踐

1.愛的勸勉

2.愛的饒恕(1:10)

3.愛的接納(1:17~20)

4.愛的實踐(1:21)

一、前言:愛的道理與實踐

腓利門書,是一封私人對私人的信,與其他書卷不同,只有短短的25節,當中沒有提到有關信仰的教義,但可以看到愛心的道理與實踐。

二、寫作背景

1.作者與對象(1:1~2)

(1)本書卷作者為保羅(1:1)

(2)寫給的對象(1:1~2)

主要是寫給腓利門,其他人為這封信的見證人(門1:1~2)。因為從第四節之後,內容是針對腓利門說的。

書信提到的姓名:
•腓利門:關於此人的記載,只有在腓利門提到,從「在你家中的教會」(門1:2),這代表腓利門的家,提供給人來作為聚會的場所,這顯示出腓利門的信心與愛心。

•亞腓亞:可能說法,是腓利門的太太,僅供參考。

*補充:「家中的教會」,不只有在腓利門家中,也有其他地方(羅16:5;林前16:19;西4:15)。

2.腓利門書與歌羅西書的關聯(西4:391018;門1:112

腓利門書與歌羅西書有很大的關聯,其查考如下:

(1)兩封信都是保羅在監獄寫的(西4:3、10、18;門1:1),是保羅第一次被關在羅馬的時候寫,約主後61至62年左右,且當時寫這封信的時間是已有年紀保羅(門1:9)。

(2)都有提到同工的亞基布(門2;西4:17)與阿尼西母(門10;西4:9),且哥羅西書是由推基古(西4:7)與阿尼西母(門12、西4:9)一同送去哥羅西交給教會,由此可知當時腓利門書與歌羅西書是同時送去。

(3)兩封信,一封是給眾教會弟兄姊妹的話,另一封是給腓利門的話。因此在查考腓利門書時,可以與歌羅西書來參考。

3.阿尼西母(1:1016)

(1)保羅在監中福音的兒子(門1:10、16)

◎腓利門書 1章

10節 就是為我在捆鎖中所生的兒子阿尼西母〔此名就是有益處的意思〕求你;

捆鎖中所生的「兒子」,「兒子」是指福音的兒子。這時的保羅被關在羅馬,在當地遇到阿尼西母,接著阿尼西母信主(門1:10),後來保羅發現阿尼西母,是歌羅西的地方信徒-腓利門的奴棣(門1:16)。

(2)曾經是奴僕,現今是親愛的兄弟(1:16)

◎腓利門書 1章

16節 不再是奴僕,乃是高過奴僕,是親愛的兄弟,在我實在是如此,何況在你呢。這也不拘是按肉體說,是按主說。

阿尼西母過去是奴僕的身份,現今在法律上依然是奴僕,但在屬靈方面,是親愛的兄弟。

三、寫信動機

1.苦勸腓利門

保羅寫信給腓利門的用意,是要苦勸他接納這位曾經逃跑的奴隸。阿尼西母原本在哥羅西,逃到了遠在羅馬的保羅那裡,並在那裡信主。現在阿尼西母要回去,因此寫信給腓利門,要用愛心接納阿尼西母。

2.奴隸制度的背景

為何保羅要特別寫信說要用愛心接納?因為與當時的奴隸制度有關。

在羅馬時代,奴隸制度非常盛行,奴隸的身份極其卑賤,通常是戰俘或犯罪者的後代。他們在社會上幾乎沒有地位,即使主人釋放他們,成為法律上的自由人,也很難改變社會對他們的偏見,因此有些奴隸即使被釋放,仍會回到原主身邊尋求庇護。

羅馬法律甚至規定,殺死一隻能耕種的牛會被判死刑,但殺死一個奴隸卻毫無懲罰。這顯示了當時奴隸的生命價值遠低於牲畜。

3.阿尼西母的逃跑與悔改(1:1218)

阿尼西母可能是因為做錯事,害怕主人的懲罰而逃跑。因此保羅提到:「他若虧欠你,或欠你什麼,都算在我的帳上。」(門1:18),這顯示阿尼西母可能曾經偷竊或有其他過失,但在信主後,他悔改了,保羅吩咐他回到主人那邊(門1:12)。

保羅本想留下阿尼西母來為他服事(門1:13),但考量到阿尼西母的法律身份是腓利門的奴隸,奴隸是財產,因此未擅作主張,而是寫信徵求菲利門的同意(門1:14)。

四、寫作特色

1.私人的書信

在保羅的書信中,少數沒有提到教義的內容,相對提摩太前後書,可以看到護衛真道的意味濃厚,並強調真理;但是腓利門書當中沒有看到,因為它是一個非常私人的書信,裡面也沒有說到當時教會的情形,純粹是說到腓利門個人的事情。

2.基督的愛

整封信圍繞著「愛」的主題,強調基督徒應以基督的愛來饒恕和接納他人。

五、愛心的實踐

1.愛的勸勉

保羅藉著兩個人共同的信仰,在信仰的基礎上面,用一個同工同靈的角色,用耐心跟溫柔來勸勉,並用神的愛,對腓利門個人在社會生活上面,來提出勸勉。

◼︎信仰學習:用愛來勸勉人

有時候我們要對一個人勸勉的時候,難免我們在教會相處的時候,會遇到一些事情,需要來勸勉人,因為我們愛他,也期待他能夠做改變。但要怎樣來勸勉呢?

保羅在腓利門書當中,給我們很好的參考。他用溫柔跟耐心的口氣,不勉強,但是很深的愛來勸勉,這是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的。

2.愛的饒恕(1:10)

阿尼西母的名字意思為「有益處的」(門1:10)。本來應該對主人有益處的人,結果反而讓主人得到虧損,所以他畏罪潛逃潛逃,離開他的主人。

但現在他信主,耶穌基督的寶血洗淨他的罪,他願意悔改,回到主人身邊,勇於面對過去。

阿尼西母過去是奴僕,但是現在身份不同了,在法律上他還是奴僕,但在主裡面,他是我們的弟兄。現在他願意回來面對,因此保羅用愛的饒恕來勉勵,希望腓利門可以來饒恕阿尼西母。

3.愛的接納(1:17~20)

先前阿尼西母對腓利門有虧損,但是保羅說他在信主以後對他有益處,相信悔改以後的阿尼西母,也一定對非利門有益處(門1:11),所以保羅說,你要來饒恕他,要來接納他(門1:17)。

接著保羅提到,他如果虧欠你什麼,都算在我的帳上,我會立刻來還給你,其實不用對你說,連你自己也知道,你也有虧欠我的地方(門1:18~19)。保羅提到腓利門有虧欠他的地方,但保羅沒有跟他計較,因此保羅也期待阿尼西母,得到腓利門的饒恕。

最後保羅期望說道,你使我的心在基督裡得到快樂(門1:20)。因為這個道理是用基督的愛來說的。所以,饒恕一個人時,我們要想到什麼呢?

◼︎信仰省思:基督耶穌用愛饒恕我們,接納我們

耶穌饒恕我們,我們過去是什麼人?我們過去虧欠神,但現在主饒恕我們,過去虧欠我們的人,主也饒恕他接納他,這樣我們也要願意,用基督的愛來饒恕、接納他。

腓利門書第三個重點,就是愛的接納。先饒恕一個人,接納那個人,像基督接納我們一樣。

4.愛的實踐(1:21)

保羅他以身作則,在經文當中他沒有明顯地寫出來,但是我們從經文的記載可以看到,保羅也有給他暗示(門1:21)。

◎腓利門書 1章

21節 我寫信給你,深信你必順服,知道你所要行的,必過於我所說的。

從上述經文有暗示的意味在裡面,要釋放阿尼西母做一個自由的人。就如主耶穌基督給我們的道理,當中重要的命令,就是愛人如己。

◼︎相關經文:愛人如己(約13:34~35)

◎約翰福音 13章

34節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,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;我怎樣愛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相愛。

35節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,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。

耶穌這樣說到,祂賜給我們一條新的命令。其實這不是新的命令,從舊約聖經裡面可以看到,神的律法中,所包含的就是愛人如己,並且我們也要愛神,就是愛神跟愛人。

‧那為何主耶穌說這是一條新的命令呢?

因為這個「新」,是用心去感受。

過去的律法,可能法利賽人錯誤的理解,錯誤的教導,讓人以為我們守道理,是表面的而已;但是我們守道理背後的精神是什麼呢?這律法背後的精神是什麼?

除了愛神外就是愛人。因此這個「新」就是用我們的心去感受,也是用神的心意去了解,要怎樣來接納一個人,要怎樣來饒恕一個人。將愛的道理,實踐在我們生活當中,而不是只有表面。

所以主耶穌這樣說,祂說:「我怎樣愛你們,你們也要彼此相愛。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,眾人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。」(約13:34~35)。

◼︎信仰勉勵:耶穌愛的實踐

耶穌愛世間屬自己的人,就愛他們到底(約13:1)。

在當時耶穌為門徒洗腳,以身作則,用愛到底的愛來愛我們。耶穌願意饒恕尚未出賣祂的猶大,但猶大自己選擇出賣,因此未能領受這愛的機會。

當猶大出門要去出賣主耶穌,主耶穌對著留下來的門徒,這樣說:「你們彼此相愛,是因為受到主耶穌基督的愛。看到主耶穌怎樣愛我們,我們也用怎樣的愛去愛人。」(約13:34~35),若我們這麼行,主耶穌說,眾人就會認出我們是祂的門徒了。

在腓利門書裡面,保羅用愛心來勸勉腓利門,要用主的愛來接納阿尼西母。在過去的信仰,保羅是罪人當中的罪魁,得罪神的人,但神給他救恩,可以讓他來做傳福音的工作。

所以保羅極大傳福音,是受到主耶穌的愛來激勵,他也用這樣的經驗,以愛心勸勉腓利門,我們都是被神接納的人,過去未信主時,都不認識主;但如今都被主接納。因此曾經阿尼西母有虧欠你,但是現在他願意悔改,和回去面對這些事情,因此要用愛心來接納,用愛心來饒恕。

因此這愛心不是只是道理,更是要實踐在我們生活當中,這是腓利門書的四個重點,愛的勸勉、愛的饒恕、愛的接納與愛的實踐。

聚會直播影片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