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
本篇講道查考《歷代志上》第一章,傳道以「救恩的家譜」,從聖經中回顧以色列歷史與救恩脈絡,透過對救恩的家譜查考,來認識救恩的歷程和狹窄性,提醒我們要看重神應許救恩的身份,並努力使更多人,歸入這救恩的家譜中。
內容為四段
一、寫作背景與目的
1.回顧列王紀
2.歷代志時間背景
3.家譜的意義(尼7:64,加3:27~29)
二、家譜查考
1.亞當、亞伯拉罕到以撒
2.以色列後裔與十二支派
3.大衛的後裔:君王
4.利未與亞倫的後裔:服事與祭司
5.被擄歸回的猶大族長
三、為何能進入救恩的家譜?
1.救恩家譜的起頭:亞當到賽特(代上1:1,創4:4、4:25~26)
2.救恩家譜變窄:挪亞的後裔(創6:2~3、6:5,代上1:5、1:8、1:17、1:24~27)
3.應許的救恩家譜:以撒(創17:17~19、21:10~12、25:4~6,代上1:29、1:31、1:34)
4.離棄救恩家譜:以掃(代上1:34,來12:16~17,代上1:35、1:38,創36:6、36:8~9)
四、信仰勉勵
1.歸入救恩家譜,是神的應許(加3:26、3:29)
2.救恩越來越窄,要看重救恩(啓21:7~8)
3.多多引領人,歸入救恩家譜(太5:9、彼前2:9)
一、寫作背景與目的
1.回顧列王紀
《列王紀上》和《列王紀下》是從君王的角度,來看整個神選民的國度。這兩卷書特別著重於君王在信仰上的作為,而非他們的豐功偉業。透過記錄各代君王的信仰表現,可以看出整個國家的信仰走向:
‧若王敬畏神,就能帶選民走正確的路。
‧若王偏離神的旨意,帶領百姓的信仰敗壞,整個國家就遠離神,最終被滅。
在《列王紀下》末段,我們看到以色列最後幾任王表現都不佳,皆是惡王,帶領百姓離棄正道。雖然中間曾有約西亞王的改革,但後續的王依然不好。最終,照著神的先知所說,選民被擄到巴比倫。但後續在被擄70年之後,以色列人歸回耶路撒冷。他們在歸回後開始重新建造聖殿、重修城牆,並再次看重神的律法,從中得到信仰的復興。
2.歷代志時間背景與目的
《歷代志上》和《歷代志下》,是什麼時候寫的?很明顯,是根據已經發生的事實寫成。有人指出,《歷代志下》最後一章最後一段與《以斯拉記》第一章非常相似,因此一般認為《歷代志上、下》是由以斯拉所編寫。以斯拉是百姓歸回後的文士,他重新教導百姓律法,讓他們再度明白神的旨意。因此,我們大致能推斷:《歷代志上》和《歷代志下》成書於百姓歸回後不久的時期。
百姓被擄70年後,在神的應許下歸鄉。假如他們不從過往的歷史中汲取教訓,不重視神的律法,就會再次走上相同的滅亡之路。於是,《歷代志上》與《歷代志下》對這些歸回的選民而言,就具有提醒和教育的作用。
3.家譜的意義(尼7:64,加3:27~29)
我們在讀《歷代志上》的時候會發現,從第一章開始有長達九章的家譜記錄。
這個家譜為何如此重要?因為百姓被擄到巴比倫70年,有許多人生於異地,回到故鄉時,已不清楚對神的認識、自己家族的傳承和身分。
‧為什麼家譜對選民這麼重要?原因有二:
(1)家譜是分辨身分的根據(尼7:64)
◎尼希米記 7章
64節 這三家的人在族譜之中尋查自己的譜系,卻尋不著,因此算為不潔,不准供祭司的職任。
《尼希米記》第七章,記載有三個利未人找不到自己的宗族,因為每一個宗族,都有分配各自的工作,因此當時不知道家譜,就被視為不潔淨,不能執行祭司的職責(尼7:64)。因此這些被擄歸回的百姓,但心中應最煩惱的事情,就是世世代代的家譜失傳了,沒有根可以來尋找。
(2)家譜是領受救恩的證據(加3:27~29)
◎加拉太書 3章
27節 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,都是披戴基督了。
28節 並不分猶太人,希利尼人,自主的,為奴的,或男或女;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裏,都成為一了。
29節 你們既屬乎基督,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,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。
在舊約中,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,是要透過他的後裔來承受,唯有他的血脈,才能享受神特定的恩典與救恩計劃。
從屬靈層面來看,我們雖然不是屬肉體的猶太人,但在《加拉太書》第三章中提到,我們受洗後,在靈裡面都是亞伯拉罕的後裔(加3:27~29)。
從救恩的角度來看,可以了解這些歸回的百姓,為何看重家譜,因為家譜是證明,可以領受神福氣的證據,假如人回來了;但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份,不知道血統,不知道所信的神是誰,這樣要如何領受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福氣?
二、家譜查考
1.亞當、亞伯拉罕到以撒
第一章一節從亞當講起,一路到二十八節至亞伯拉罕,接著講到亞伯拉罕的兒子,以實瑪利,以及基土拉所生的兒子們,最後提到以撒的後裔。
2.以色列後裔與十二支派
第二章記載以色列的後裔,就是指雅各的後裔,其中第一章後半段是記載以東的後裔,以東就是以掃(代上1:43),因此第一章至第二章,分別記載雅各和以掃的後裔,這兩位是以撒的後裔。
第二章至第九章,是記載以色列的後裔,就是十二支派的後裔。
3.大衛的後裔:君王
第三章記載大衛的後裔,大衛是猶大支派,第四章則是猶大支派的後裔,特別把大衛的後裔放在猶大支派的後裔前面來記載,代表大衛在以色列人心中的重要性。
‧為何第三章要特別強調「大衛的後裔」?代表在信仰中生活,我們要得勝。
—
◼︎信仰學習:得勝的君王
將國王的身份特別記載在家譜中,也是給我們提醒,在整個救恩的家譜中,有「君王」的身份在家譜裡面,君王代表得勝,提醒我們要在基督裡得勝。我們受洗後,與耶穌基督同作王(得勝),在世上的操練與患難中靠主得勝。
—
4.利未與亞倫的後裔:服事與祭司
第七章開始記載其他十二支派,但在這之前,第六章特別先記載利未的後裔。利未人在聖經中,是「服事」的身份,代表是在信仰上有穩定的力量,在救恩的家譜中,不能缺少服事的利未人。
除記載利未的後裔,也記載亞倫的後裔(代上6:49),亞倫的後裔是「祭司」。
祭司是重要的身份,告訴我們在救恩的家譜中,我們有救恩的盼望,我們除了是君王外,是在神殿裡服事的利未人外,同時也是祭司的身份。
—
◼︎信仰學習:君王與祭司的身份
君王跟祭司,兩個重要的職分,在列王紀的記載中,若君王好,國家就整個好,若祭司在國家有信仰穩定的力量,那神也悅納他們所獻的祭。因此君王和祭司是要互相配合的,不能說政治歸政治,信仰歸信仰。
到了新約時期,耶穌基督是我們的大祭司,祂一次獻上自己,成為永遠贖罪的祭。今日我們透過耶穌基督的救恩,我們也有「祭司」的身份。
—
5.被擄歸回的猶大族長
第九章開始記載被擄歸回的猶大族長和祭司的職分,接著從35節至第十章,記載掃羅王的家譜,是家譜中的反例。
三、為何能進入救恩的家譜?
1.救恩家譜的起頭:亞當到賽特(代上1:1,創4:4、4:25~26)
◎歷代志上 1章
1節 亞當生塞特;塞特生以挪士;
家譜的起頭是亞當,亞當是人類的始祖;但是亞當只有生賽特嗎?在賽特之前,還有該隱和亞伯。
(1)亞當到亞伯,亞伯被殺掉,由賽特代替他延續救恩的家譜(創4:4、4:25)
亞當的後代,該隱和亞伯知道,要跟神獻祭,應該是神跟他們啟示,犯罪後藉著獻祭,來恢復跟神的關係;但是兩人在獻祭上面出了一些問題,神悅納亞伯的獻祭,不悅納該隱的,因為該隱的行為不好(創4:4),後來因嫉妒弟弟-亞伯,就把他殺掉,並離開神的面。後來賽特的出生,代替亞伯(創4:25),亞伯在聖經中是「義人」的代表;但義人卻被該隱殺。
因此賽特代替亞伯,該隱代表罪人,而亞伯代表義人,但因被殺,改由賽特,來代表救恩家譜的延續。所以從創世紀,可以看見該隱的後代記載,但不是救恩的家譜,因為他已經離開救恩的家譜。
(2)賽特的後裔,開始求告神的名(創4:26)
◎創世紀 4章
26節 塞特也生了一個兒子,起名叫以挪士。那時候,人才求告耶和華的名。
賽特的後裔,開始求告神的名,反面思考,賽特的後裔求告神,也代表該隱的後裔,沒有求告神。因此救恩的家譜從賽特開始,所以在歷代志的家譜,記載亞當生賽特(代上1:1)。
2.救恩家譜變窄:挪亞的後裔(創6:2~3、6:5,代上1:5、1:8、1:17、1:24~27)
(1)神的兒子開始犯罪(創6:2~3、6:5)
◎創世紀 6章
2節 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,就隨意挑選,娶來為妻。
3節 耶和華說:「人既屬乎血氣,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裏面;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。」
5節 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,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,
「神的兒子」即是救恩家譜的後代(創6:2),但到了某一個時候,求告神的後代,竟然也開始犯罪了,憑著自己的血氣和情慾行,所做所想的都是惡事(創6:3、6:5),讓神看了非常憂心,所以後來我們看見神揀選挪亞,來建造方舟.進入方舟只有8人,8人得救,其他人都滅亡。
(2)救恩的家譜越來越窄(代上1:5、1:8、1:17、1:24~27)
接著救恩家譜的延續,從挪亞延續他三個兒子,雅弗(代上1:15)、含(代上1:8)和閃(代上1:17);但接續記載只有閃的後裔有延續下去,而雅弗和含的後裔沒有延續,因為要強調「亞伯拉罕」,是從閃的後裔出來(代上1:24~27)。
救恩的家譜從亞當到賽特,接著挪亞到他的三個兒子,但三個兒子中,只有一個兒子延續下去,到亞伯拉罕。
‧從中可以看到救恩的脈絡,越來越窄,挪亞有三個兒子,卻只有一個延續下去。
救恩的脈絡在歷史中愈顯狹窄,突顯其珍貴與神揀選的主權。這提醒我們更應珍惜救恩並靠主得勝。
3.應許的救恩家譜:以撒(創17:17~19、21:10~12、25:4~6,代上1:29、1:31、1:34)
(1)神應許生的-以撒(創17:17~19,代上1:29)
◎創世紀 17章
17節 亞伯拉罕就俯伏在地喜笑,心裏說:「一百歲的人還能得孩子嗎?撒拉已經九十歲了,還能生養嗎?」
18節 亞伯拉罕對神說:「但願以實瑪利活在你面前。」
19節 神說:「不然,你妻子撒拉要給你生一個兒子,你要給他起名叫以撒。我要與他堅定所立的約,作他後裔永遠的約。
接著是亞伯拉罕的後裔-以實瑪利的後裔記載(代上1:29)。神本來應許撒萊所生的孩子,作為應許的後代;但是因為人的軟弱,亞伯拉罕和撒拉年紀已大,無法再生育,所以就取了夏甲,從夏甲生出了以實瑪利;但是神怎麼說?
亞伯拉罕以人的角度,認為年紀已大,不能再生育了(創17:17),因此提到承接產業的後裔是以實瑪利(創17:18);但神說不是,因為要承受應許的,是要由撒拉所生,並且取名為以撒(創17:19)。
(2)應許的救恩從以撒開始(創21:10~12,代上1:31、1:34)
◎創世紀 21章
10節 就對亞伯拉罕說:「你把這使女和她兒子趕出去!因為這使女的兒子不可與我的兒子以撒一同承受產業。」
11節 亞伯拉罕因他兒子的緣故很憂愁。
12節 神神對亞伯拉罕說:「你不必為這童子和你的使女憂愁。凡撒拉對你說的話,你都該聽從;因為從以撒生的,才要稱為你的後裔。
從上述經文知道,應許的救恩要從以撒傳下去,而不是藉著以實瑪利傳下去,最後以實瑪利被趕出去,因為他不能與以撒共同承受產業。
亞伯拉罕的妾-基土垃,生六個兒子(代上1:31)加上以撒和以實瑪利,共有8個兒子;但是能夠承受產業的,只有以撒一人。因此亞伯拉罕趁他要離世前,將財產分給孩子,打發他們出去(創25:4~6),所以他們就沒有待在父家。用現代角度來看,救恩的家譜沒有傳承下去,只有從以撒傳下去(代上1:34)。
4.離棄救恩家譜:以掃(代上1:34,來12:16~17,代上1:35、1:38,創36:6、36:8~9)
(1)以撒的後裔(代上1:34)
◎歷代志上 1章
34節 亞伯拉罕生以撒;以撒的兒子是以掃和以色列。
救恩的家譜,從亞伯拉罕到以撒,接著是以撒的後裔以掃和以色列,以色列原本的名字為雅各。在聖經中,救恩的家譜從以撒傳給雅各。為何以掃無法傳承?
(2)以掃貪戀世俗,輕看屬靈的產業(來12:16~17)
◎希伯來書 12章
16節 恐怕有淫亂的,有貪戀世俗如以掃的;他因一點食物把自己長子的名分賣了。
17節 後來想要承受父所祝的福,竟被棄絕,雖然號哭切求,卻得不著門路,使他父親的心意回轉,這是你們知道的。
‧為何以掃無法承受救恩的家譜,並且離開救恩的家譜?
因為他貪戀世界(來12:16)。
‧為何說以掃貪戀世界?
因為在聖經中提到,他常在田野打獵,就無法看重他父親牧養的牛羊,這些牛羊是神賜給他們的家產,照理來說這些都是長子,他要繼承的;但是他沒有看重,常常去田野打獵。
從屬靈的角度來說,就是常常往世界去,他以為是長子,就能夠繼承;但常常去世俗中,回到家累了休息,屬靈的判斷也降低了,最後竟因為一碗紅豆湯,將長子的名分賣掉給雅各。
能得到祝福的,是要有名分,所以後來雅各,得到長子的名分,也得到長子的祝福。
(3)通婚外邦人,離開救恩的家族(代上1:35、1:38,創36:6、36:8~9)
◎歷代志上 1章
35節 以掃的兒子是以利法、流珥、耶烏施、雅蘭、可拉。
36節 以利法的兒子是提幔、阿抹、洗玻、迦坦、基納斯、亭納、亞瑪力。
38節 西珥的兒子是羅坍、朔巴、祭便、亞拿、底順、以察、底珊。
歷代志上一章三十五節,開始記載以掃的後裔,其中西珥(代上1:38),是何利人的西珥(創36:20),他的後代其中一位是祭便,祭便的孫女是阿何利巴,是迦南女子,以掃取阿何利巴作為妻子(創36:2、14)。
以掃與西珥(外邦人)的後代通婚,離開救恩的家譜,便住在西珥山(創36:6),並且他的後代叫以東(創36:8~9),最後以東在歷史上消失,甚至在歷史的記載,是跟以色列對敵的關係。
從聖經的記載脈絡中,我們可以看見以撒的兩個後裔,結局不同,一個承受救恩的家譜,一個離開救恩的家譜,從歷史的角度回顧,兩個後代結局不同,以東消失在歷史中,以色列因神的應許,有屬靈的以色列持續承受救恩的家譜。
四、信仰勉勵
從「救恩的家譜」,對我們信仰學習的重點如下:
1.歸入救恩家譜,是神的應許(加3:26、3:29)
◎加拉太書 3章
26節 所以你們因信基督耶穌,都是神的兒子。
29節 你們既屬乎基督,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,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。
能夠歸入救恩家譜,是神的應許,神的揀選,主權在神。我們因信基督耶穌,成了神的兒子(加3:26),並且真正成為亞伯拉罕的後裔,並且憑著神的應許承受產業,這產業就是天上的基業(加3:29)。
—
◼︎信仰勉勵1:看重救恩的身份
世上這麼多人,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可以領受這救恩?我們從自己開始想,為何神要揀選我們?讓我們在這時空出生,並且在一生的年日中,有機會可以接觸真教會,並且可以明白道理受洗歸入基督,最後一生持守神的真理。這救恩是如此寶貴,我們要看重這救恩的身份,想到這,我們非常感謝神。
我們的身份是神重價買回的,因此我們要看重這身份,不要當作廉價品,並教導孩子要看重自己救恩的身份。
◼︎信仰勉勵2:能得到神的救恩,不是出於自己多好
今日我們成為在真教會恩典的領受者,並不是出於人的厲害,也不是我們外在條件比人好。在聖經中,我們看到神是揀選軟弱的,從世間來看,我們是不體面的,是軟弱的;但神就揀選軟弱的人,因為軟弱的人較容易謙卑。
因此不是出於我們多厲害,才被揀選,而是完全出於神的應許。
—
2.救恩越來越窄,要看重救恩
救恩是越來越窄的;但也顯出它的重要。從家譜中,有神的兒子犯罪,也有隨著自己的情慾來做事,和貪戀世界離開救恩的家譜,所以我們要保守自己寶貴的身份。
世上有許多誘惑,就個人來說就是個人的情慾,外在就是世俗,屬靈中又有魔鬼的工作,但是我們倚靠神都能夠贏過。在舊約聖經,許多無法贏過的人,就可以明白人都是軟弱的,因此我們需要耶穌基督。
—
◼︎信仰勉勵:倚靠基督耶穌得勝(啓21:7~8)
◎啓示錄 21章
7節 得勝的,必承受這些為業;我要作他的神,他要作我的兒子。
8節 惟有膽怯的,不信的,可憎的,殺人的,淫亂的,行邪術的,拜偶像的,和一切說謊話的,他們的分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裏;這是第二次的死。
今天我們藉著耶穌基督,成為神的兒子,天上的父親就是我們的倚靠,在世上的試探和誘惑,都可以贏過。
人有多堅強,其實沒有多堅強,如堅強的大衛也犯罪,挪亞也因醉酒失態,凸顯出人要靠自己,也都還是有軟弱,因此我們今天要成為神的兒子,要倚靠神才能得勝。
為了要得勝,我們要有付出,要堅強信仰,就要時常聚會、讀經與禱告,信仰基本功就是這三樣,當我們遇到試探時,能夠倚靠神得勝,一生一世都保守在神的救恩家譜中。
—
3.多多引領人,歸入救恩家譜(太5:9、彼前2:9)
(1)人跟神的和睦(太5:9)
◎馬太福音 5章
9節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,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。
我們現在是救恩家譜的一份子,也要讓人多多歸入救恩的家譜。八福中的其中一福是「使人和睦」(太5:9),其中「和睦」的另一個意思是「人跟神」之間的和睦。
因此今天我們是神的兒子,我們的使命就是讓更多人成為神的兒子,我們在救恩家譜中,不是只將自己的信仰守住,還要將這救恩傳給其他人,讓更多人歸入救恩的家譜中,成為神的兒子,這樣我們也是有福氣的,因為我們使人與神和睦。
(2)尊君的祭司(彼前2:9)
◎彼得前書 2章
9節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,是有君尊的祭司,是聖潔的國度,是屬神的子民,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。
我們有四個重要身份:
‧被揀選的族類
被揀選是出於神的應許,因此我們要看重和寶貴我們的身份。
‧君尊的祭司
有君王榮耀的祭司,因此我們的身份是君王和祭司,兩者合一,我們要當祭司,聖潔服事神,這聖潔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得勝,顯出君王的榮耀。
‧聖潔的國度
國度一定要有人民,人民就是「屬神的子民」。從歷代志上從第二章至第九章的家譜,就是細算屬神的子民。
‧宣揚神的救恩
我們看重救恩家譜的身份外,我們被愛激勵,宣揚神的美德,召我們出黑暗入光明,將神的福音和恩典傳揚出去,讓更多被揀選的族類,成為尊君的祭司,進入聖潔的國度,成為屬神的子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