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信徒的好榜樣 (提前四12~16) 趙信祈傳道

本篇講道可以分兩個重點,第一,是勉勵年輕的工人,要能夠成為眾人的信仰榜樣,並持續在事奉中追求長進,讓人不要因年輕就小看,第二則是面對經驗缺乏的同工,我們要用愛心鼓勵取代責備和用經驗幫助年輕人完成事工,就如同迦勒和保羅一樣,用自身作為鼓勵,並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年輕人,並將事工傳承下去。

摘要

本篇講道可以分兩個重點,第一,是勉勵年輕的工人,要能夠成為眾人的信仰榜樣,並持續在事奉中追求長進,讓人不要因年輕就小看;第二則是面對經驗缺乏的同工,我們要用愛心鼓勵取代責備和用經驗幫助年輕人完成事工,就如同迦勒和保羅一樣,用自身作為鼓勵,並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年輕人,並將事工傳承下去。

聖句

「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;總要在言語,行為,愛心信心,清潔上,都作信徒的榜樣。」提摩太前書 4:12

內容為五段

一、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(12)

二、5個信仰的榜樣(12)

三、在事奉上追求長進(13~16)

四、事工傳承的反思與提醒(12)

五、結語勉勵

閱讀全文〈作信徒的好榜樣 (提前四12~16) 趙信祈傳道〉

兩位信心的婦人 (王下4章) 趙信祈傳道

本章介紹了以利沙先知行的四個神蹟,勉勵我們思考神蹟的真正意義。傳道提醒我們,信仰不應僅建立在神蹟奇事的表象上,而應是透過這些神蹟更深刻地認識神。這些神蹟奇事勉勵,我們在面對困難時,不要忘記尋求神,在患難中更加親近神。

摘要

本章介紹了以利沙先知行的四個神蹟,勉勵我們思考神蹟的真正意義。傳道提醒我們,信仰不應僅建立在神蹟奇事的表象上,而應是透過這些神蹟更深刻地認識神。這些神蹟奇事勉勵,我們在面對困難時,不要忘記尋求神,在患難中更加親近神。

聖句

「以利沙問她說:「我可以為你做甚麼呢?你告訴我,你家裏有甚麼?」她說:「婢女家中除了一瓶油之外,沒有甚麼。」」列王紀下 4:2

內容為五段

一、四個神蹟

二、聖經中的神蹟

三、神蹟的目的:使人認識神

四、兩位信心的婦人

五、兩位婦人的家庭

閱讀全文〈兩位信心的婦人 (王下4章) 趙信祈傳道〉

三王聯軍戰摩押 (王下3章) 趙信祈傳道

從本章中,我們可以從約沙法王的角度來作為信仰的省思。試著思考一下,我們人生是否也會遇到人生沒水的時候?當我們缺水的時候,我們如何從神那邊得到水?我們在人生的爭戰上面,如何得勝呢?

摘要

從本章中,我們可以從約沙法王的角度來作為信仰的省思。試著思考一下,我們人生是否也會遇到人生沒水的時候?當我們缺水的時候,我們如何從神那邊得到水?我們在人生的爭戰上面,如何得勝呢?

聖句

「他便說:「耶和華如此說:『你們要在這谷中滿處挖溝; 因為耶和華如此說:你們雖不見風,不見雨,這谷必滿了水,使你們和牲畜有水喝。』」列王紀下 3:16-17

內容為三段

一、神為何幫助三王?(3:10~11)

二、與約沙法王學習面對人生缺水的困境(3:11~20)

三、總結勉勵

閱讀全文〈三王聯軍戰摩押 (王下3章) 趙信祈傳道〉

大哉!敬虔的奧秘(提前三14~16) 趙信祈傳道

保羅在提摩太前書中強調教會要堅守真道,抵制異端。當時教會面臨異端挑戰,保羅寫信給提摩太,指示如何選立靈性長進的監督與執事協助他。保羅提到的「敬虔的奧秘」,有六個要點,神在肉身顯現、被聖靈稱義、被天使看見、被傳於外邦、被世人信服、被接在榮耀裏,這些是真理的見證。此外教會是真理的根基和柱石,根基代表著我們是因為真理的基礎聚在一起的教會,柱石代表教會要發揚和傳揚神敬虔的奧秘,因此作為基督徒的我們,要活出基督的形象,遵行天父旨意,穩固信仰根基,並肩負起傳揚福音的責任,維護和高舉真理,做好神要人在信仰中,當守的本分。

摘要

保羅在提摩太前書中強調教會要堅守真道,抵制異端。當時教會面臨異端挑戰,保羅寫信給提摩太,指示如何選立靈性長進的監督與執事協助他。保羅提到的「敬虔的奧秘」,有六個要點,神在肉身顯現、被聖靈稱義、被天使看見、被傳於外邦、被世人信服、被接在榮耀裏,這些是真理的見證。此外教會是真理的根基和柱石,根基代表著我們是因為真理的基礎聚在一起的教會,柱石代表教會要發揚和傳揚神敬虔的奧秘,因此作為基督徒的我們,要活出基督的形象,遵行天父旨意,穩固信仰根基,並肩負起傳揚福音的責任,維護和高舉真理,做好神要人在信仰中,當守的本分。

聖句

「大哉,敬虔的奧祕,無人不以為然! 就是神在肉身顯現, 被聖靈稱義, 被天使看見, 被傳於外邦, 被世人信服, 被接在榮耀裏。」提摩太前書 3:16 

內容為四段

一、背景概述(14~16)

二、敬虔的奧秘(16)

三、6個敬虔的奧秘(16)

四、真理的根基(15)

閱讀全文〈大哉!敬虔的奧秘(提前三14~16) 趙信祈傳道〉

尋回失羊的比喻 趙信祈傳道

摘要

傳道以路加福音,失羊的比喻,來勉勵我們要與天上的神同心,有一顆熱切的心,尋找那一隻迷失的羊,若我們對迷羊覺得不要緊,無法體會牧人憐憫罪人的心腸,為了迷失的羊焦急,其實我們也是迷失了,因為我們沒有與神同心。

我們是99隻的羊,但也要有牧人的心腸,願意把那一隻迷失的羊帶回來。我們是99隻的羊,但我們要做綿羊,不是山羊。對我們的弟兄姊妹、慕道朋友,看到他們的需要時,付出關懷的行動,也為他們代禱,讓迷羊歸回羊圈。

聖句

「我告訴你們,一個罪人悔改,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,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。」」路加福音 15:7

內容為四段

一、為什麼要比喻?

二、尋回失羊的比喻

三、反思:與神不同心的羊

四、與主耶穌學習帶領迷羊

閱讀全文〈尋回失羊的比喻 趙信祈傳道〉

敬神守道的拿伯 (列上21)趙信祈 傳道

亞哈王夫婦,在聖經中是負面的例子,但當中有一個拿伯,在當時的環境背景下,能夠遵守神的道,不因王的權勢,看重神的話,不把先人留下的產業賣掉,雖然他最後被惡人謀害了生命;但是他為義受逼迫,用信心持守神的話到最後。

本章中,傳道也以拿伯「不賣產業」與亞伯「賣了自己」做了對照,並勉勵作為基督徒,既然受洗歸入基督,得到應許的產業,這產業是屬天上的基業,誠如主耶穌的教導眼光和財產的問題,要將眼光看見天上的產業,我們的心就會在那裡,來持守屬天的產業並能夠傳承給下一代,給下一代最好的產業就是信仰,並且不要像亞哈的貪心,做了惡事,賣了自己,賣掉自己的救恩!

📌摘要

亞哈王夫婦,在聖經中是負面的例子,但當中有一個拿伯,在當時的環境背景下,能夠遵守神的道,不因王的權勢,看重神的話,不把先人留下的產業賣掉,雖然他最後被惡人謀害了生命;但是他為義受逼迫,用信心持守神的話到最後。

本章中,傳道也以拿伯「不賣產業」與亞哈「賣了自己」做了對照,勉勵作為基督徒,受洗歸入基督,得到應許的產業,這產業是屬天上的基業,誠如主耶穌的教導「眼光和財產」的問題,要將眼光看見天上的產業,我們的心就會在那裡,來持守屬天的產業並能夠傳承給下一代,給下一代最好的產業就是信仰,並且不要像亞哈的貪心,做了惡事,賣了自己,賣掉自己的救恩!

聖句

「拿伯對亞哈說:「我敬畏耶和華,萬不敢將我先人留下的產業給你。」」列王紀上 21:3

內容為四段

一、背景與脈絡

二、不賣神產業的拿伯

三、賣了自己的亞哈王

四、結語勉勵

閱讀全文〈敬神守道的拿伯 (列上21)趙信祈 傳道〉

【真理造就班】洗腳禮 楊維宏執事 113.4.20(六)

本週課程為學習真耶穌教會三大聖禮之一的「洗腳禮」,了解約翰福音第13章當中,主耶穌為門徒洗腳的精神。主耶穌的一言一行必有其意義,我們當聽從祂的吩咐、學習祂的樣式,將主的話實行在生活當中。

課程摘要

本週課程為學習真耶穌教會三大聖禮之一的「洗腳禮」,了解約翰福音第13章當中,主耶穌為門徒洗腳的精神。主耶穌的一言一行必有其意義,我們當聽從祂的吩咐、學習祂的樣式,將主的話實行在生活當中。

一、成為「聖禮」的條件

約翰福音13章中記載,洗腳禮是:

1. 主耶穌親自示範的

        4節 就離席站起來,脫了衣服,拿了一條手巾束腰。

        5節 隨後把水倒在盆裡,就洗門徒的腳,並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。

2. 主耶穌設立,並吩咐門徒要彼此實行

        14節 我是你們的主,你們的夫子,尚且洗你們的腳,你們也當彼此洗腳。

        15節 我給你們做了榜樣,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。

3. 透過洗腳才能與主有分,與得救有關

        8節 彼得說:「你永不可洗我的腳!」耶穌說:「我若不洗你,你就與我無分了。」

“ 耶穌說「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;若不藉著我,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。」“

– 約翰福音14章6節 –

由此可見不論是施行還是領受洗腳禮的人,都是遵從主的命令、都是蒙恩有福的了。因此在真耶穌教會中,凡領受過洗禮(浸禮)之信徒,也要領受洗腳禮,與主同受生命之恩。

二、洗腳所展現的精神

1. 不同於風俗上的洗腳,是為了與主有分

當時主耶穌在晚餐時為門徒洗腳,與風俗上為人接風洗塵的洗腳截然不同。猶太人的洗腳是基於接待客人、僕人為主人的一種服侍,而主耶穌的洗腳有其「奧秘性」,乃是為了使人「與主有分」、「使生命有盼望」。

2. 展現愛與謙卑

不僅如此,主耶穌雖為門徒們的老師,卻願意躬身為人洗腳展現愛人的精神。即使當時門徒猶大已懷了出賣耶穌的心,主耶穌仍然願意為他洗腳,也看得到主耶穌愛人到底、不願放棄罪人的慈悲心腸。

“從來沒有人見過神,我們若彼此相愛,神就住在我們裡面,愛他的心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了”

– 約翰一書3章16節 –

三、聽道也要行道

領受洗腳雖是一時的典禮,但其中的精神要不斷實行下去,追求屬靈的謙卑、相愛、饒恕、蒙福,既成就自己也能造就他人。

″你們既知道這事,若是去行就有福了。″

– 約翰福音13章17節 –

透過洗腳禮,使我們真正成為主的門徒,在世生活時能領受恩典與福氣,也對永生有盼望。

1. 展現愛心

其實在教會中更多的是軟弱之人,因此弟兄姊妹間應當彼此問候,或以實際行動表達愛心,這不僅是為人,也是為了報答主耶穌的愛。

“王要回答說:『我實在告訴你們,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,就是做在我身上了』”

– 馬太福音25章40節 –

2. 謙卑服事

而教會中的長執、負責人不因自身職位,反而要親自為人謙卑服事、增添眾人信心。

3. 學習饒恕

面對教會中有許多有意、無意、已成、未成之事,都要心懷饒恕、放下己見,並定睛在更長遠的信仰路上。

4. 成為聖潔

約13:10 耶穌說:「凡洗過澡的人,只要把腳一洗,全身就乾淨了。你們是乾淨的,然而不都是乾淨的。」主耶穌雖以十字架為世人洗去屬靈罪惡,然而人生在世難免軟弱犯錯,因此我們更要不斷定睛在主的真理道路上,因為祂親自告訴我們有這位又真又活的神可以倚靠,並要我們遠離一切惡事、成爲至聖至潔的好信徒。

“凡稱呼我『主啊,主啊』的人不能都進天國;唯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”

– 馬太福音7章21節 –

先知事奉遇到艱難 (列上19)趙信祈傳道

在這章中,以利亞在事奉上遇到困境,逃亡並尋求死亡,這過程展現了他身心靈與屬靈上的疲憊。身體疲憊是因為長途逃跑,心靈疲憊是因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,屬靈上的疲憊則是因為孤單無伴。他躲藏在山洞中,以為這樣可以避免受到傷害,但後來神召以利亞站在山上,在神面前。經歷各種驚人的超自然現象後,神以微小的聲音對他說話,讓以利亞走出山洞,繼續完成神的工作。

傳道以這段經文提醒著我們,人的期待有時候與神的期待不盡相符。當我們用自己的期待來看待事情時,很可能會陷入孤單的境地,甚至影響到我們的事奉。然而,當我們願意從神的角度來看待事情,就能夠完全信任神,交託給祂。

此外,事奉中不能缺少靈修。我們應該時刻聆聽神的聲音,走出自己的山洞,站在神的面前。因為神仍有工作要交託給我們完成。當我們忠心地完成祂所交託的工作時,我們也能在神裡得以保守。這是最有價值的事情,因為將來要到天上,領受我們的獎賞。

摘要

在這章中,以利亞在事奉上遇到困境,逃亡並尋求死亡,這過程展現了他身心靈與屬靈上的疲憊。身體疲憊是因為長途逃跑,心靈疲憊是因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,屬靈上的疲憊則是因為孤單無伴。他躲藏在山洞中,以為這樣可以避免受到傷害,但後來神召以利亞站在山上,在神面前。經歷各種驚人的超自然現象後,神以微小的聲音對他說話,讓以利亞走出山洞,繼續完成神的工作。

傳道以這段經文提醒著我們,人的期待有時候與神的期待不盡相符。當我們用自己的期待來看待事情時,很可能會陷入孤單的境地,甚至影響到我們的事奉。然而,當我們願意從神的角度來看待事情,就能夠完全信任神,交託給祂。

此外,事奉中不能缺少靈修。我們應該時刻聆聽神的聲音,走出自己的山洞,站在神的面前。因為神仍有工作要交託給我們完成。當我們忠心地完成祂所交託的工作時,我們也能在神裡得以保守。這是最有價值的事情,因為將來要到天上,領受我們的獎賞。

聖句

「耶和華說:「你出來站在山上,在我面前。」那時耶和華從那裏經過,在他面前有烈風大作,崩山碎石,耶和華卻不在風中;風後地震,耶和華卻不在其中; 地震後有火,耶和華也不在火中;火後有微小的聲音。」列王紀上 19:11-12 

內容為四段

一、背景概述

二、以利亞事奉上的困境

三、神的顯見

四、結語勉勵

閱讀全文〈先知事奉遇到艱難 (列上19)趙信祈傳道〉

迦密山的神蹟 (王上18) 陳聖賢 弟兄

本章描述了信仰逼迫的時代,以利亞先知與巴力的先知在迦密山上的對決。
百姓在亞哈王和耶洗別的影響下,信仰越來越偏離真神,甚至追隨巴力,拒絕敬拜耶和華。然而,神興起以利亞,藉著他的預言和神蹟,向百姓宣告真神的存在和權能。以利亞在迦密山上與巴力的先知對決,最終神降下大火,顯示祂的大能,讓百姓認識真神,並宣告神的勝利。

領會者在此段經文中提出三個重點,供我們做信仰的勉勵與思考:
1.敬畏神的俄巴底
在信仰敗壞的時代下,運用自己的社會地位做對神有益的事情並持守信仰。

2.以利亞的禱告
求神蹟,不是為彰顯自己,而是為讓百姓的心回轉,認識真神,並表明自己是神的僕人,奉神的命行事。

3.以利亞跑在亞哈王前頭
目的是要宣告神的勝利,就如我們現代傳福音一樣,要如何讓人認識神?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,讓人看出我們是基督徒,並因此來信耶穌。

摘要

本章描述了信仰逼迫的時代,以利亞先知與巴力的先知在迦密山上的對決。

百姓在亞哈王和耶洗別的影響下,信仰越來越偏離真神,甚至追隨巴力,拒絕敬拜耶和華。然而,神興起以利亞,藉著他的預言和神蹟,向百姓宣告真神的存在和權能。以利亞在迦密山上與巴力的先知對決,最終神降下大火,顯示祂的大能,讓百姓認識真神,並宣告神的勝利。

領會者在此段經文中提出三個重點,供我們做信仰的勉勵與思考:

1.敬畏神的俄巴底

在信仰敗壞的時代下,運用自己的社會地位做對神有益的事情並持守信仰。

2.以利亞的禱告

求神蹟,不是為彰顯自己,而是為讓百姓的心回轉,認識真神,並表明自己是神的僕人,奉神的命行事。

3.以利亞跑在亞哈王前頭

目的是要宣告神的勝利,就如我們現代傳福音一樣,要如何讓人認識神?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,讓人看出我們是基督徒,並因此來信耶穌。

聖句

「到了獻晚祭的時候,先知以利亞近前來,說:「亞伯拉罕、以撒、以色列的神,耶和華啊,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神,也知道我是你的僕人,又是奉你的命行這一切事。」」列王紀上 18:36

內容為五段

一、背景概述-亞哈王

二、時代的敗壞與敬畏神的俄巴底(王上18:1~10)

三、以利亞面對亞哈王(王上18:17~21)

四、以利亞的禱告:讓百姓認識神(王上18:22~40)

五、宣告神的勝利(王上18:46)

閱讀全文〈迦密山的神蹟 (王上18) 陳聖賢 弟兄〉

遵行神道必得生 (列上17) 趙信祈傳道

傳道以「遵行神道必得生」來分享生命的兩個層次,分別為今生的生活與永生,不論是今生生活所需與永生,其關鍵都在用信心遵行神的話。在本章節中的以利亞先知與撒勒法寡婦,更是用信心遵行神的話的典範,面對神降罰的日子,因不降雨,讓整個國家,面對生活的困難與危機,但是因以利先先知和撒勒法寡婦,對神有信心,用信心照著神的話行,得神的眷顧,在面對困難的日子,能夠存活。

最後傳道,用先知與寡婦的互動,勉勵基督徒要能夠用愛心互相接待,用愛心互相代禱,這些是在信仰造就彼此,且都不能輕看,因為神都會紀念,如寡婦愛心接待先知,先知用愛心來代禱,最後讓寡婦兒子死裡復活並且在信仰上彼此造就。

摘要

傳道以「遵行神道必得生」來分享生命的兩個層次,分別為今生的生活與永生,不論是今生生活所需與永生,其關鍵都在用信心遵行神的話。在本章節中的以利亞先知與撒勒法寡婦,更是用信心遵行神的話的典範,面對神降罰的日子,因不降雨,讓整個國家,面對生活的困難與危機,但是因以利先先知和撒勒法寡婦,對神有信心,用信心照著神的話行,得神的眷顧,在面對困難的日子,能夠存活。

最後傳道,用先知與寡婦的互動,勉勵基督徒要能夠用愛心互相接待,用愛心互相代禱,這些是在信仰造就彼此,且都不能輕看,因為神都會紀念,如寡婦愛心接待先知,先知用愛心來代禱,最後讓寡婦兒子死裡復活並且在信仰上彼此造就。

聖句

「於是以利亞照着耶和華的話,去住在約旦河東的基立溪旁。」列王紀上 17:5
「婦人就照以利亞的話去行。她和她家中的人,並以利亞,吃了許多日子。」列王紀上 17:15

內容為四段

一、經文概述

1.背景概述

2.經文概要

二、為何天不下雨?

三、今生的生活與永生

1.今生的生活

2.永生

四、如何遵行神的話?

1.國王與先知

2.百姓與寡婦

3.寡婦的接待

閱讀全文〈遵行神道必得生 (列上17) 趙信祈傳道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