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
本章描述了信仰逼迫的時代,以利亞先知與巴力的先知在迦密山上的對決。
百姓在亞哈王和耶洗別的影響下,信仰越來越偏離真神,甚至追隨巴力,拒絕敬拜耶和華。然而,神興起以利亞,藉著他的預言和神蹟,向百姓宣告真神的存在和權能。以利亞在迦密山上與巴力的先知對決,最終神降下大火,顯示祂的大能,讓百姓認識真神,並宣告神的勝利。
領會者在此段經文中提出三個重點,供我們做信仰的勉勵與思考:
1.敬畏神的俄巴底
在信仰敗壞的時代下,運用自己的社會地位做對神有益的事情並持守信仰。
2.以利亞的禱告
求神蹟,不是為彰顯自己,而是為讓百姓的心回轉,認識真神,並表明自己是神的僕人,奉神的命行事。
3.以利亞跑在亞哈王前頭
目的是要宣告神的勝利,就如我們現代傳福音一樣,要如何讓人認識神?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,讓人看出我們是基督徒,並因此來信耶穌。
聖句
「到了獻晚祭的時候,先知以利亞近前來,說:「亞伯拉罕、以撒、以色列的神,耶和華啊,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神,也知道我是你的僕人,又是奉你的命行這一切事。」」列王紀上 18:36
內容為五段
一、背景概述-亞哈王
二、時代的敗壞與敬畏神的俄巴底(王上18:1~10)
三、以利亞面對亞哈王(王上18:17~21)
四、以利亞的禱告:讓百姓認識神(王上18:22~40)
五、宣告神的勝利(王上18:46)
一、背景概述-亞哈王
1.信仰的敗壞(列王紀上16章)
這時期的北朝王是亞哈王,是一位壞王,在歷史上北朝沒有一個好王;但是亞哈王行惡更甚(王上16:30)。其惡行記載在列王紀上16章31至33節。
a.犯了耶羅波安的罪,即讓百姓拜金牛犢,讓百姓誤以為是拜真神。
b.娶外邦女子,西頓王謁巴力的女兒耶洗別為妻。
c.事奉敬拜假神-巴力。
d.為假神-巴力和亞舍拉建廟和築壇。
在這環境背景下,以色列百姓不可能去事奉真神,大部分的百姓都是跟著國王來敬拜,這也說明一個國家的王,對整個國家的信仰是很大的。王越壞,這個時代的百姓就越墮落。
2.神興起先知,提醒百姓(列王紀上17章)
在這樣的背景下,神興起以利亞先知,並去警告國王和挽回百姓,如何挽回呢?就是一個預言,不禱告,天就不下雨,說完這預言,以利亞聽神的吩咐藏在基立溪旁,接著這預言應驗了,沒有下雨。
二、時代的敗壞與敬畏神的俄巴底(王上18:1~10)
1.信仰逼迫的環境
接續17章,過了許久,到第三年,神的話臨到以利亞說,你去,使亞哈得見你,我要降雨在地上(1),因為沒下雨,撒馬利亞有大饑荒(2),這時的百姓信仰敗壞,並且比以前更糟,因為之前拜金牛犢,在心裡想著是拜真神;但是現在是直接拜假神-巴力,並且耶洗別殺耶和華的先知(4),這說明了不只要拜巴力,並阻止敬拜真神,這是一個時代的敗壞,信仰的逼迫。在這風氣之下,百姓對真神的認識是越來愈少。
■信仰思考:為何神要興起以利亞?
以利亞的意思是「耶和華是神」,神興起以利亞,要百姓認識神,因為在當時敗壞與信仰逼迫的時代,百姓已經忘記神是誰了,不知道耶和華是真神,認為他們的神是巴力,即使知道真神的人,無法敬拜神,因為敬拜真神,就會被殺掉。
因此神興起以利亞,並用一個預言來開頭,不禱告就不下雨,不下雨之後,大家就開始緊張,這乾旱饑荒嚴重到,要去溪水旁找青草給牲畜吃(5),說明土地上連草都沒有長。面對嚴重的環境問題,也逼得亞哈王要找出以利亞。因神預先知道這事,就先吩咐以利亞要躲起來,都沒讓人找到,直到神吩咐以利亞去亞哈(1)。
2.敬畏神的俄巴底
俄巴底是一個有權勢的人,類似總理的角色,可以協助王處理國家的事情。他雖有權勢,但沒有跟隨亞哈去拜巴力,並且在耶洗別要殺害耶和華的先知時,將100個先知藏起來,並拿餅和水供養他們(4)。
■信仰勉勵:俄巴底的事奉
他藉職務之便,保護、供養一百個先知,為神的國存留戰力,運用身處的地位,來做對神有幫助的事情,就如:但以理、以斯帖與末底改等人一樣。
(1)我們如何運用在社會上好的條件,來做對神有益的事情?
(2)在邪惡的世代中,可以像俄巴底一樣,堅持信仰嗎?當我們在追求世上的地位,可能會面對很多試探,例如:要選舉做政治人物,就要面臨拜拜的試探。
三、以利亞面對亞哈王(王上18:17~21)
1.做賊喊抓賊的亞哈王
亞哈王見到以利亞,就說:「讓以色列遭災的是你嗎?」(17),以利亞說:「使以色列遭災的不是我,乃是你和你父家;因為你們離棄耶和華的誡命,去隨從巴力。」(18)。
■神奇妙的安排
從這對話中,可以發現神的安排。若沒有前面的饑荒,若沒有亞哈王要找以利亞都找不到,沒有這些前提,今天以利亞直接找亞哈王,指出他的錯誤,亞哈王絕對不會理以利亞先知,因他心中沒有真神,只會認為眼前的人隨便指控他,並吩咐手下把他殺了。
2.以利亞要王召聚巴力的先知和百姓,到迦密山
面對不降雨和飢荒的問題,亞哈王只好聽以利亞先知的話(18),接著以利亞要亞哈王,招聚以色列眾人和事奉巴力的那四百五十個先知,並耶洗別所供養事奉亞舍拉的那四百個先知,使他們都上迦密山見我(19),亞哈王便照以利亞的吩召聚百姓和先知(20)。
■信仰思考:為何要去迦密山?
迦密山的地理背景,是王后-耶洗別敬拜巴力的地方,巴力的祭壇和廟,都在迦密山。
3.讓百姓知道誰是神
亞哈王便照以利亞的吩咐召聚百姓和先知(20),以利亞前來,對眾民說,你們心持兩意要到幾時呢?若耶和華是神,就當順存耶和華,若巴力是神,就當順存巴力,眾民一言不答(21)。
以利亞召聚百姓的目的,要讓百姓下判斷,知道誰才是真神?以利亞要行神蹟最大的目的是什麼?就是要讓百姓的信仰可以轉回到神身上。
四、以利亞的禱告:讓百姓認識神(王上18:22~40)
1.巴力的眾先知徒勞無功
接著以利亞吩咐用兩隻牛犢,看巴力與耶和華,誰能夠真正降火在牛犢上,來證明誰是真神(23)。以利亞讓巴力的先知們先進行,從早晨到午間求告巴力,卻沒有應允(26),接著他們就按著規矩,用刀槍自割、自刺,直到身體流血,從午後到獻晚祭,他們狂叫,巴力的壇上卻沒有任何反應(28~29)。
2.以利亞的禱告
接著換以利亞,先修好毀壞耶和華的壇(30),並且增加難度,四周挖溝並放水,到水都滿了起來,並將四桶滿的水倒在燔祭和柴上(32~33),到了晚祭的時候,先知以利亞近前來說:「亞伯拉罕、以撒、以色列的神,耶和華啊,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神,也知道我是你的僕人,又是奉你的命行這一切事。耶和華阿、求你應允我、應允我、使這民知道你耶和華是神、又知道是你叫這民的心回轉。」(36~37),接著神就降下大火,將燔祭、木柴、石頭、塵土,又燒乾溝裏的水(38)。
■信仰思考:以利亞的禱告內容
今日以利亞要行這神蹟,並不是以利亞多厲害,而是他事奉的神厲害,並要百姓的心回轉歸向神。
(1)亞伯拉罕、以撒、以色列的神,耶和華啊
➤特別從以色列的祖先開始提到神,因為從南北朝分裂之後,從耶羅波安王到亞哈王,經歷好幾代,信仰墮落很多,到亞哈王時期,百姓開始敬拜巴力,北朝以色列百姓已經很久沒有敬拜真神,忘記耶和華是亞伯拉罕的神,是以撒的神,是以色列的神,是他們祖先的神。
(2)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神
➤以利亞求神蹟,其目的是要讓百姓知道耶和華是真神。
(3)也知道我是你的僕人,又是奉你的命行這一切事
➤也讓百姓知道,以利亞先知是神的僕人,不是他的厲害,而是他事奉的神厲害。
➤不要讓百姓誤以為他是神,變成另一個偶像。
(4)耶和華阿、求你應允我、應允我、使這民知道你耶和華是神、又知道是你叫這民的心回轉。
➤讓百姓從拜巴力,心裡回轉來敬拜真神。
3.神降下大火
接著神就降下大火,將燔祭、木柴、石頭、塵土,又燒乾溝裏的水(38),百姓俯伏在地,說耶和華是神(39),以利亞對百姓說:「拿著巴力的先知,不容一人逃脫!」,並帶往基順河邊,殺了巴力的先知(40)。
■信仰思考:耶和華與巴力的對決
神在百姓面前顯出大神蹟,在巴力的廟,巴力的山,在巴力的先知面前,讓他們先求,卻都沒有反應。
巴力是掌管風雨的神,也是可以操作閃電的神,但是在求神蹟這事件上,巴力下雨的能力,神以不降雨來回應,在降火的部分,巴力沒有閃電下來,而神卻降下大火,所以從這可以觀察到,神用各種角度,讓百姓知道巴力不是真神。
■信仰勉勵:有神蹟讓人認識神,後續要有真理與聖靈,更加去認識與體會神
在本章中,可以明白神如何讓人不認識神的人,因看見神的能力,來了解什麼是真神。
(1)神蹟的目的:認識神
今日在真耶穌教會,有真理、聖靈與神蹟。一開始不認識神的人,要怎麼知道這裡有神呢?靠真理嗎?可能有點難,因為聖經看不懂,靠聖靈嗎?有可能,因為有體會,但更多是看到神蹟,從神蹟看到真耶穌教會有神,早期工人傳福音時,真耶穌教會有許多神蹟,在聖經新約中,也可以看到門徒傳福音,主耶穌用神蹟奇事,讓百姓了解。
(2)神蹟只是開始,更要用真理與聖靈維持信仰,更加認識與體會神
神蹟對一個人的信仰,一開始是重要的,是認識神的開始。但是我們也知道單只有神蹟是不夠的,因為沒有聖靈與真理,就會對神認識與體驗不夠,這樣一開始神蹟的體驗,很快就不見了就忘記了。
神蹟只是開始,要如何維持下去?就是要對真理有了解,要對聖靈有體驗。因真耶穌教會這三樣(真理、聖靈、神蹟)都有,我們才敢說是真教會。
(3)反思:悖逆世代的神蹟
若只有神蹟,沒有真理和聖靈,這神蹟也會是危險的,因為魔鬼也做光明的天使(林後4:11)。
如最近全台瘋媽祖,是外邦人眼中的神蹟,認為媽祖怎麼走,都有媽祖的意思,很多人也因此感動,新聞也不斷地報導,也記載許多事蹟,生病的人得醫治等,這些都是神蹟;但是是真神嗎?不是的,因為聖經說道魔鬼也做光明的天使(林後4:11),在末後時代有假先知,行奇妙事,迷惑我們(太24:24)。
a.得救不只靠神蹟,更要有真理和聖靈
神蹟很重要,讓我們認識神;但是真理和聖靈,才能讓我們去體會真神,才能得救!因此我們的信仰不能只停留在神蹟。
b.信仰的傳承,除了神蹟見證外,也仰賴真理和聖靈
我們來信耶穌,一定對神有體驗,但是信仰要如何傳承下去?
若我們不認識真理,對聖靈沒有體驗,久了神蹟是會被遺忘的,神蹟就變成神話故事了!因為我們所聽到的是其他人跟神的關係,自己與神沒有建立關係。
c.求神蹟
我們個人都可以求神蹟,求神讓我們看見祂的作為;但條件是我們對神真的有認識,真的認識真理。最簡單的神蹟體驗,就是聖靈,聖靈就是最好的神蹟,讓我們得救和認識真理,所以我們可以求聖靈開始,我們要時常禱告,祈求聖靈充滿,這便是我們最簡單可以求的神蹟。
但不只是求聖靈充滿,也要對真理明白,這樣我們才能判斷,什麼是真的神蹟?
五、宣告神的勝利(王上18:46)
神讓天降下大雨後,亞哈就座車往耶斯列去(45)。耶和華的靈降在以利亞身上,他就束上腰,奔在亞哈前頭,直到耶斯烈的城門。
這是本章最後一個神蹟,因為要從迦密山跑到耶斯烈的城門,大約有20多公里,並且以利亞是用跑的,連續跑20多公里,且比馬車還快,跑在亞哈前頭。
■信仰思考
(1)宣告神的勝利
為何神要以利亞跑超過亞哈的前頭,直到耶斯烈的城門?
因為這是一個宣告,宣告神的勝利,天下雨了!當時沒有在迦密山上的人,如何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?可能還會以為是亞哈王帶巴力的先知,在迦密山上拜拜,然後巴力就降雨了,就認為巴力是神。這是有可能產生的誤解,如現代社會,在政治上,在網路上充滿許多假消息。
因此以利亞跑到王前頭,是神得勝的宣告,天下雨不是因為巴力的作為,而是神給以利亞的預言,大家看見以利亞跑在往前面,便知道下雨了,以利亞出現了,他的神是真的神,耶和華是真神。其目的就是不只讓山上的人知道,也讓山下的人都知道,神是真神,巴力輸了,巴力不是真神。
(2)如何傳福音
從以利亞的故事中,我們可以思想要如何傳福音?我們可無法像以利亞一樣,行這麼大的神蹟,但是我們去想,從頭到尾,要怎麼讓一個不認識神的人,能夠去認識神?
我們可以讓人看見神的作為,從自己開始,作神的見證,讓別人看出你是基督徒,不一定要多大的神蹟,而是讓人知道你身上有神,願意來信耶穌,就如以利亞一樣,讓人知道他是神的僕人,讓人知道他是靠神的名來行這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