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王聯軍戰摩押 (王下3章) 趙信祈傳道

從本章中,我們可以從約沙法王的角度來作為信仰的省思。試著思考一下,我們人生是否也會遇到人生沒水的時候?當我們缺水的時候,我們如何從神那邊得到水?我們在人生的爭戰上面,如何得勝呢?

摘要

從本章中,我們可以從約沙法王的角度來作為信仰的省思。試著思考一下,我們人生是否也會遇到人生沒水的時候?當我們缺水的時候,我們如何從神那邊得到水?我們在人生的爭戰上面,如何得勝呢?

聖句

「他便說:「耶和華如此說:『你們要在這谷中滿處挖溝; 因為耶和華如此說:你們雖不見風,不見雨,這谷必滿了水,使你們和牲畜有水喝。』」列王紀下 3:16-17

內容為三段

一、神為何幫助三王?(3:10~11)

二、與約沙法王學習面對人生缺水的困境(3:11~20)

三、總結勉勵

閱讀全文〈三王聯軍戰摩押 (王下3章) 趙信祈傳道〉

大哉!敬虔的奧秘(提前三14~16) 趙信祈傳道

保羅在提摩太前書中強調教會要堅守真道,抵制異端。當時教會面臨異端挑戰,保羅寫信給提摩太,指示如何選立靈性長進的監督與執事協助他。保羅提到的「敬虔的奧秘」,有六個要點,神在肉身顯現、被聖靈稱義、被天使看見、被傳於外邦、被世人信服、被接在榮耀裏,這些是真理的見證。此外教會是真理的根基和柱石,根基代表著我們是因為真理的基礎聚在一起的教會,柱石代表教會要發揚和傳揚神敬虔的奧秘,因此作為基督徒的我們,要活出基督的形象,遵行天父旨意,穩固信仰根基,並肩負起傳揚福音的責任,維護和高舉真理,做好神要人在信仰中,當守的本分。

摘要

保羅在提摩太前書中強調教會要堅守真道,抵制異端。當時教會面臨異端挑戰,保羅寫信給提摩太,指示如何選立靈性長進的監督與執事協助他。保羅提到的「敬虔的奧秘」,有六個要點,神在肉身顯現、被聖靈稱義、被天使看見、被傳於外邦、被世人信服、被接在榮耀裏,這些是真理的見證。此外教會是真理的根基和柱石,根基代表著我們是因為真理的基礎聚在一起的教會,柱石代表教會要發揚和傳揚神敬虔的奧秘,因此作為基督徒的我們,要活出基督的形象,遵行天父旨意,穩固信仰根基,並肩負起傳揚福音的責任,維護和高舉真理,做好神要人在信仰中,當守的本分。

聖句

「大哉,敬虔的奧祕,無人不以為然! 就是神在肉身顯現, 被聖靈稱義, 被天使看見, 被傳於外邦, 被世人信服, 被接在榮耀裏。」提摩太前書 3:16 

內容為四段

一、背景概述(14~16)

二、敬虔的奧秘(16)

三、6個敬虔的奧秘(16)

四、真理的根基(15)

閱讀全文〈大哉!敬虔的奧秘(提前三14~16) 趙信祈傳道〉

尋回失羊的比喻 趙信祈傳道

摘要

傳道以路加福音,失羊的比喻,來勉勵我們要與天上的神同心,有一顆熱切的心,尋找那一隻迷失的羊,若我們對迷羊覺得不要緊,無法體會牧人憐憫罪人的心腸,為了迷失的羊焦急,其實我們也是迷失了,因為我們沒有與神同心。

我們是99隻的羊,但也要有牧人的心腸,願意把那一隻迷失的羊帶回來。我們是99隻的羊,但我們要做綿羊,不是山羊。對我們的弟兄姊妹、慕道朋友,看到他們的需要時,付出關懷的行動,也為他們代禱,讓迷羊歸回羊圈。

聖句

「我告訴你們,一個罪人悔改,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,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。」」路加福音 15:7

內容為四段

一、為什麼要比喻?

二、尋回失羊的比喻

三、反思:與神不同心的羊

四、與主耶穌學習帶領迷羊

閱讀全文〈尋回失羊的比喻 趙信祈傳道〉

敬神守道的拿伯 (列上21)趙信祈 傳道

亞哈王夫婦,在聖經中是負面的例子,但當中有一個拿伯,在當時的環境背景下,能夠遵守神的道,不因王的權勢,看重神的話,不把先人留下的產業賣掉,雖然他最後被惡人謀害了生命;但是他為義受逼迫,用信心持守神的話到最後。

本章中,傳道也以拿伯「不賣產業」與亞伯「賣了自己」做了對照,並勉勵作為基督徒,既然受洗歸入基督,得到應許的產業,這產業是屬天上的基業,誠如主耶穌的教導眼光和財產的問題,要將眼光看見天上的產業,我們的心就會在那裡,來持守屬天的產業並能夠傳承給下一代,給下一代最好的產業就是信仰,並且不要像亞哈的貪心,做了惡事,賣了自己,賣掉自己的救恩!

📌摘要

亞哈王夫婦,在聖經中是負面的例子,但當中有一個拿伯,在當時的環境背景下,能夠遵守神的道,不因王的權勢,看重神的話,不把先人留下的產業賣掉,雖然他最後被惡人謀害了生命;但是他為義受逼迫,用信心持守神的話到最後。

本章中,傳道也以拿伯「不賣產業」與亞哈「賣了自己」做了對照,勉勵作為基督徒,受洗歸入基督,得到應許的產業,這產業是屬天上的基業,誠如主耶穌的教導「眼光和財產」的問題,要將眼光看見天上的產業,我們的心就會在那裡,來持守屬天的產業並能夠傳承給下一代,給下一代最好的產業就是信仰,並且不要像亞哈的貪心,做了惡事,賣了自己,賣掉自己的救恩!

聖句

「拿伯對亞哈說:「我敬畏耶和華,萬不敢將我先人留下的產業給你。」」列王紀上 21:3

內容為四段

一、背景與脈絡

二、不賣神產業的拿伯

三、賣了自己的亞哈王

四、結語勉勵

閱讀全文〈敬神守道的拿伯 (列上21)趙信祈 傳道〉

【真理造就班】洗腳禮 楊維宏執事 113.4.20(六)

本週課程為學習真耶穌教會三大聖禮之一的「洗腳禮」,了解約翰福音第13章當中,主耶穌為門徒洗腳的精神。主耶穌的一言一行必有其意義,我們當聽從祂的吩咐、學習祂的樣式,將主的話實行在生活當中。

課程摘要

本週課程為學習真耶穌教會三大聖禮之一的「洗腳禮」,了解約翰福音第13章當中,主耶穌為門徒洗腳的精神。主耶穌的一言一行必有其意義,我們當聽從祂的吩咐、學習祂的樣式,將主的話實行在生活當中。

一、成為「聖禮」的條件

約翰福音13章中記載,洗腳禮是:

1. 主耶穌親自示範的

        4節 就離席站起來,脫了衣服,拿了一條手巾束腰。

        5節 隨後把水倒在盆裡,就洗門徒的腳,並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。

2. 主耶穌設立,並吩咐門徒要彼此實行

        14節 我是你們的主,你們的夫子,尚且洗你們的腳,你們也當彼此洗腳。

        15節 我給你們做了榜樣,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。

3. 透過洗腳才能與主有分,與得救有關

        8節 彼得說:「你永不可洗我的腳!」耶穌說:「我若不洗你,你就與我無分了。」

“ 耶穌說「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;若不藉著我,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。」“

– 約翰福音14章6節 –

由此可見不論是施行還是領受洗腳禮的人,都是遵從主的命令、都是蒙恩有福的了。因此在真耶穌教會中,凡領受過洗禮(浸禮)之信徒,也要領受洗腳禮,與主同受生命之恩。

二、洗腳所展現的精神

1. 不同於風俗上的洗腳,是為了與主有分

當時主耶穌在晚餐時為門徒洗腳,與風俗上為人接風洗塵的洗腳截然不同。猶太人的洗腳是基於接待客人、僕人為主人的一種服侍,而主耶穌的洗腳有其「奧秘性」,乃是為了使人「與主有分」、「使生命有盼望」。

2. 展現愛與謙卑

不僅如此,主耶穌雖為門徒們的老師,卻願意躬身為人洗腳展現愛人的精神。即使當時門徒猶大已懷了出賣耶穌的心,主耶穌仍然願意為他洗腳,也看得到主耶穌愛人到底、不願放棄罪人的慈悲心腸。

“從來沒有人見過神,我們若彼此相愛,神就住在我們裡面,愛他的心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了”

– 約翰一書3章16節 –

三、聽道也要行道

領受洗腳雖是一時的典禮,但其中的精神要不斷實行下去,追求屬靈的謙卑、相愛、饒恕、蒙福,既成就自己也能造就他人。

″你們既知道這事,若是去行就有福了。″

– 約翰福音13章17節 –

透過洗腳禮,使我們真正成為主的門徒,在世生活時能領受恩典與福氣,也對永生有盼望。

1. 展現愛心

其實在教會中更多的是軟弱之人,因此弟兄姊妹間應當彼此問候,或以實際行動表達愛心,這不僅是為人,也是為了報答主耶穌的愛。

“王要回答說:『我實在告訴你們,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,就是做在我身上了』”

– 馬太福音25章40節 –

2. 謙卑服事

而教會中的長執、負責人不因自身職位,反而要親自為人謙卑服事、增添眾人信心。

3. 學習饒恕

面對教會中有許多有意、無意、已成、未成之事,都要心懷饒恕、放下己見,並定睛在更長遠的信仰路上。

4. 成為聖潔

約13:10 耶穌說:「凡洗過澡的人,只要把腳一洗,全身就乾淨了。你們是乾淨的,然而不都是乾淨的。」主耶穌雖以十字架為世人洗去屬靈罪惡,然而人生在世難免軟弱犯錯,因此我們更要不斷定睛在主的真理道路上,因為祂親自告訴我們有這位又真又活的神可以倚靠,並要我們遠離一切惡事、成爲至聖至潔的好信徒。

“凡稱呼我『主啊,主啊』的人不能都進天國;唯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”

– 馬太福音7章21節 –

先知事奉遇到艱難 (列上19)趙信祈傳道

在這章中,以利亞在事奉上遇到困境,逃亡並尋求死亡,這過程展現了他身心靈與屬靈上的疲憊。身體疲憊是因為長途逃跑,心靈疲憊是因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,屬靈上的疲憊則是因為孤單無伴。他躲藏在山洞中,以為這樣可以避免受到傷害,但後來神召以利亞站在山上,在神面前。經歷各種驚人的超自然現象後,神以微小的聲音對他說話,讓以利亞走出山洞,繼續完成神的工作。

傳道以這段經文提醒著我們,人的期待有時候與神的期待不盡相符。當我們用自己的期待來看待事情時,很可能會陷入孤單的境地,甚至影響到我們的事奉。然而,當我們願意從神的角度來看待事情,就能夠完全信任神,交託給祂。

此外,事奉中不能缺少靈修。我們應該時刻聆聽神的聲音,走出自己的山洞,站在神的面前。因為神仍有工作要交託給我們完成。當我們忠心地完成祂所交託的工作時,我們也能在神裡得以保守。這是最有價值的事情,因為將來要到天上,領受我們的獎賞。

摘要

在這章中,以利亞在事奉上遇到困境,逃亡並尋求死亡,這過程展現了他身心靈與屬靈上的疲憊。身體疲憊是因為長途逃跑,心靈疲憊是因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,屬靈上的疲憊則是因為孤單無伴。他躲藏在山洞中,以為這樣可以避免受到傷害,但後來神召以利亞站在山上,在神面前。經歷各種驚人的超自然現象後,神以微小的聲音對他說話,讓以利亞走出山洞,繼續完成神的工作。

傳道以這段經文提醒著我們,人的期待有時候與神的期待不盡相符。當我們用自己的期待來看待事情時,很可能會陷入孤單的境地,甚至影響到我們的事奉。然而,當我們願意從神的角度來看待事情,就能夠完全信任神,交託給祂。

此外,事奉中不能缺少靈修。我們應該時刻聆聽神的聲音,走出自己的山洞,站在神的面前。因為神仍有工作要交託給我們完成。當我們忠心地完成祂所交託的工作時,我們也能在神裡得以保守。這是最有價值的事情,因為將來要到天上,領受我們的獎賞。

聖句

「耶和華說:「你出來站在山上,在我面前。」那時耶和華從那裏經過,在他面前有烈風大作,崩山碎石,耶和華卻不在風中;風後地震,耶和華卻不在其中; 地震後有火,耶和華也不在火中;火後有微小的聲音。」列王紀上 19:11-12 

內容為四段

一、背景概述

二、以利亞事奉上的困境

三、神的顯見

四、結語勉勵

閱讀全文〈先知事奉遇到艱難 (列上19)趙信祈傳道〉

迦密山的神蹟 (王上18) 陳聖賢 弟兄

本章描述了信仰逼迫的時代,以利亞先知與巴力的先知在迦密山上的對決。
百姓在亞哈王和耶洗別的影響下,信仰越來越偏離真神,甚至追隨巴力,拒絕敬拜耶和華。然而,神興起以利亞,藉著他的預言和神蹟,向百姓宣告真神的存在和權能。以利亞在迦密山上與巴力的先知對決,最終神降下大火,顯示祂的大能,讓百姓認識真神,並宣告神的勝利。

領會者在此段經文中提出三個重點,供我們做信仰的勉勵與思考:
1.敬畏神的俄巴底
在信仰敗壞的時代下,運用自己的社會地位做對神有益的事情並持守信仰。

2.以利亞的禱告
求神蹟,不是為彰顯自己,而是為讓百姓的心回轉,認識真神,並表明自己是神的僕人,奉神的命行事。

3.以利亞跑在亞哈王前頭
目的是要宣告神的勝利,就如我們現代傳福音一樣,要如何讓人認識神?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,讓人看出我們是基督徒,並因此來信耶穌。

摘要

本章描述了信仰逼迫的時代,以利亞先知與巴力的先知在迦密山上的對決。

百姓在亞哈王和耶洗別的影響下,信仰越來越偏離真神,甚至追隨巴力,拒絕敬拜耶和華。然而,神興起以利亞,藉著他的預言和神蹟,向百姓宣告真神的存在和權能。以利亞在迦密山上與巴力的先知對決,最終神降下大火,顯示祂的大能,讓百姓認識真神,並宣告神的勝利。

領會者在此段經文中提出三個重點,供我們做信仰的勉勵與思考:

1.敬畏神的俄巴底

在信仰敗壞的時代下,運用自己的社會地位做對神有益的事情並持守信仰。

2.以利亞的禱告

求神蹟,不是為彰顯自己,而是為讓百姓的心回轉,認識真神,並表明自己是神的僕人,奉神的命行事。

3.以利亞跑在亞哈王前頭

目的是要宣告神的勝利,就如我們現代傳福音一樣,要如何讓人認識神?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,讓人看出我們是基督徒,並因此來信耶穌。

聖句

「到了獻晚祭的時候,先知以利亞近前來,說:「亞伯拉罕、以撒、以色列的神,耶和華啊,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神,也知道我是你的僕人,又是奉你的命行這一切事。」」列王紀上 18:36

內容為五段

一、背景概述-亞哈王

二、時代的敗壞與敬畏神的俄巴底(王上18:1~10)

三、以利亞面對亞哈王(王上18:17~21)

四、以利亞的禱告:讓百姓認識神(王上18:22~40)

五、宣告神的勝利(王上18:46)

閱讀全文〈迦密山的神蹟 (王上18) 陳聖賢 弟兄〉

遵行神道必得生 (列上17) 趙信祈傳道

傳道以「遵行神道必得生」來分享生命的兩個層次,分別為今生的生活與永生,不論是今生生活所需與永生,其關鍵都在用信心遵行神的話。在本章節中的以利亞先知與撒勒法寡婦,更是用信心遵行神的話的典範,面對神降罰的日子,因不降雨,讓整個國家,面對生活的困難與危機,但是因以利先先知和撒勒法寡婦,對神有信心,用信心照著神的話行,得神的眷顧,在面對困難的日子,能夠存活。

最後傳道,用先知與寡婦的互動,勉勵基督徒要能夠用愛心互相接待,用愛心互相代禱,這些是在信仰造就彼此,且都不能輕看,因為神都會紀念,如寡婦愛心接待先知,先知用愛心來代禱,最後讓寡婦兒子死裡復活並且在信仰上彼此造就。

摘要

傳道以「遵行神道必得生」來分享生命的兩個層次,分別為今生的生活與永生,不論是今生生活所需與永生,其關鍵都在用信心遵行神的話。在本章節中的以利亞先知與撒勒法寡婦,更是用信心遵行神的話的典範,面對神降罰的日子,因不降雨,讓整個國家,面對生活的困難與危機,但是因以利先先知和撒勒法寡婦,對神有信心,用信心照著神的話行,得神的眷顧,在面對困難的日子,能夠存活。

最後傳道,用先知與寡婦的互動,勉勵基督徒要能夠用愛心互相接待,用愛心互相代禱,這些是在信仰造就彼此,且都不能輕看,因為神都會紀念,如寡婦愛心接待先知,先知用愛心來代禱,最後讓寡婦兒子死裡復活並且在信仰上彼此造就。

聖句

「於是以利亞照着耶和華的話,去住在約旦河東的基立溪旁。」列王紀上 17:5
「婦人就照以利亞的話去行。她和她家中的人,並以利亞,吃了許多日子。」列王紀上 17:15

內容為四段

一、經文概述

1.背景概述

2.經文概要

二、為何天不下雨?

三、今生的生活與永生

1.今生的生活

2.永生

四、如何遵行神的話?

1.國王與先知

2.百姓與寡婦

3.寡婦的接待

閱讀全文〈遵行神道必得生 (列上17) 趙信祈傳道〉

【真理造就班】祈禱的態度應當怎樣 何凰品 姐妹

本週課程將學習「禱告時的態度」,和禱告時要注意的事情,並以人、事、時、地進行多方探討,使慕道朋友、信徒培養正確的禱告觀念,也讓禱告成為合神心意、蒙神喜悅之事。

課程摘要

本週課程將學習「禱告時的態度」,和禱告時要注意的事情,並以人、事、時、地進行多方探討,使慕道朋友、信徒培養正確的禱告觀念,也讓禱告成為合神心意、蒙神喜悅之事。

 一、不可或缺的禱告

聖經乃是基督徒屬靈的糧食,平日應多讀聖經學習真理,然而人生路上難免遭遇苦難、肉體總有軟弱之時,因此便可透過禱告向主耶穌懇求,將煩惱交託給神。因此禱告便是人與神之間的溝通方式,有如呼吸、說話般自然。

“ 總要警醒禱告,免得入了迷惑。你們心靈固然願意,肉體卻軟弱了。“

– 馬太福音26章41節 –

二、禱告的類別

1.人:誰可以禱告?

禱告並非基督徒專屬,任何人都能向神禱告,聖經中亦記載外邦人向主耶穌祈求的事蹟,如馬太福音8章中,一位羅馬軍官為患病僕人向主耶穌求,最終得醫治。於此也可看到主耶穌的愛不分對象,只要願意憑著信心向祂求。

2.事:什麼事能放在禱告當中?

不論事情大小皆能向神禱告,然而要留心所求之事並非都有益處,所成之事也要全心去負責。例如向神禱告希望中樂透,不論神是否應允,其實自身已悄悄落入瑪門(財利)的誘惑中,給魔鬼留了地步。

“ 所以我告訴你們,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,喝什麼;為身體憂慮穿什麼。生命不勝於飲食嗎?身體不勝於衣裳嗎?“

– 馬太福音6章25節 –

3.時:何時能禱告?

隨時皆可禱告,但能夠用心、專心把神放在心中的當下,才是好時機。

4.地:何處能禱告?

禱告亦不受地點拘束,但仍要顧及周遭環境做出調整,例如在醫院探訪時,應放輕聲音禱告,以免影響其他病人的環境安寧。若在教會以外的地點或場合禱告,也要留意是否讓未信者產生不好的觀感、甚至曲解禱告的行為,進而失去傳福音的機會了。

三、聖經人物的禱告

聖經中記載許多禱告的事蹟,為自己求為他人求,在順逆境中的懇求、為各樣事情求,諸般的禱告都是合神心意、有效的禱告,是我們學習的典範。

1. 為「安全」- 亞伯拉罕為所多瑪城與蛾摩拉城的義人禱告 (創世紀18章20至33節)

耶和華 神聽聞所多瑪和蛾摩拉兩座城所犯下的罪惡,便要施行毀滅,亞伯拉罕為了其中的義人求神饒恕,最終羅德一家被拯救。

2. 為「軟弱」- 摩西為拜偶像的以色列百姓代求 (出埃及記32章1至14節)

摩西聽從神的吩咐,於西乃山上領受神的誡命及兩塊法版。因停留長達四十晝夜,百姓認為失去了摩西,便要求祭司亞倫製造了一尊金牛犢偶像來引導。神知道後大發怒氣便要毀滅眾人,摩西除了向神禱告求赦免,也告訴眾人”要自潔,歸耶和華為聖”(29節)。

3. 為「醫治」- 摩西為胞姊米利暗求神醫治 (民數記12章10至16節)

摩西因娶了古實女子(外邦人)為妻,米利暗就毀謗他,但因此染上了大痲瘋。摩西於心不忍便向神哀求:”「神啊!求你醫治他」”(13節)。於是神吩咐把米利暗單獨關鎖在營外,七天後痊癒便可將她帶回來。

4. 為「彰顯神」- 先知以利亞力戰眾巴力先知、求神降雨 (列王記上17、18章)

亞哈王和王后耶洗別因遠離耶和華,親近外邦神巴力,神便降下了旱災、饑荒。以利亞要亞哈王於迦密山上築壇獻祭,並倚靠神擊敗了巴力先知,也降下了大雨。

5. 為「悔改」- 先知約拿於魚腹中的禱告 (約拿書2章1至9節)

約拿躲避耶和華的吩咐後,欲乘船逃往別處,然而在海上引起了狂風大浪。眾人討論後知道是約拿的緣故便將他拋至海中,隨後也被大魚吞入腹中。在危急的環境下,約拿重拾信仰展現對神的信心:”我從你眼前雖被驅逐,我仍要仰望你的聖殿”(4節),最終重回岸上完成神交代的任務。

6. 為「工作」- 主耶穌受聖靈充滿不畏魔鬼試探 (馬太福音4章1至11節)

主耶穌受聖靈引領來到曠野進行四十日的禁食禱告,因肉體飢餓起來並受到魔鬼三次試探,但主耶穌靠著聖靈、聖經真理不受誘惑且擊退魔鬼。屬靈屬世的工作不會一帆風順,靠著禱告、靠著對神的信心,能幫助我們面對一切阻礙。學習真理、有聖靈幫助,更能讓我們明辨是非,走在合神心意的路上。

四、從禱告中學習「交託」

禱告除了是基督徒與神的溝通橋樑,也是讓我們卸下重擔的方式,撒母耳記上中記載,婦人哈拿因無法生育而時常哭泣,吃不下飯、面帶愁容,禱告時只動嘴唇不發聲音,甚至被誤認為喝醉酒。祭司以利知道此事後便安慰哈拿:「你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。願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!」(撒母耳記上1章17節)。哈拿知道自己的禱告神聽到了,便放心”走去吃飯,面上再不帶愁容了”(18節)。

人生在世難免遭遇患難,所累積的壓力也讓生活喘不過氣來,然而主耶穌的愛讓我們可以在苦難中有所盼望,順境逆境中祂都陪伴我們,只要我們願意跪下來懇切禱告,將勞苦重擔挑到主耶穌面前,努力祈求祂施恩幫助。

“ 凡勞苦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,我就使你們得安息“

– 馬太福音11章28節 –

五、從禱告中學習「傾聽」

禱告中我們總是滔滔不絕向神說自己的心裡話,除了向神表達感謝,我們是否能放下一切雜念、安靜自己的心,在禱告中傾聽神的意思呢?在聖經中,先知以利亞躲在山洞中以逃避追殺,神顯現狂風碎石、地震大火等奇妙的現象,但神卻不在其中,而是以微小的聲音安慰以利亞,最終以利亞重拾信心回到先知的工作,並為耶和華大發熱心,也成為日後猶太人所景仰的先知。

所以禱告不只是單向的由人發起、由人來講,也要多傾聽神的旨意。順服、交託、讓主引領,才是合神心意的禱告,這也是基督徒一生要學習的課題。

【月佈道會】主愛常存 曹素惠 姐妹_2024.03.09 趙信祈傳道

自公公的喪禮後,素惠一家慕道、接受洗禮。這一年多的時間,她的家庭因信仰而轉變,找到了親戚,更尋回屬靈國度的根源,原來主耶穌的愛一直存在她的家。

◼︎見證分享 

曹素惠 姐妹 (員林教會)  

◼︎見證摘要

自公公的喪禮後,素惠一家慕道、接受洗禮。這一年多的時間,她的家庭因信仰而轉變,找到了親戚,更尋回屬靈國度的根源,原來主耶穌的愛一直存在她的家。

◼︎影片連結

一、信仰思考 

從姐妹的見證中,看見生命的轉折。過去曹姐妹是一位虔誠在其他宗教的人,參加許多宗教團體與活動,也意謂著投入多的時間、心力與金錢。但為什麼因為一場喪禮,開始改變她的人生?讓她決定放棄原本的宗教信仰,改信基督耶穌,在真耶穌教會受洗。

傳道分享以下經文,讓大家一起思考,這段生命的信仰歷程。

1.相信知道所信的是誰

◎「為這緣故,我也受這些苦難。然而我不以為恥;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,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,直到那日。」提摩太後書 1:12

這是兩千年前,使徒保羅所說的一句話,他一生曲折離奇,在未信主之前,他也是為他心中的目標努力;但是信主以後,保羅的人生開始了很大的轉變,人生目標的方向也為此改變,保羅奉派作為一個傳道人,依然遇到許多逼迫和患難,所以保羅在本節經文提到,受這些苦難。保羅可以選擇不要做傳道人,避免這些苦難,但是保羅依然堅持下去,並且晚年殉道而死,這樣的堅持從何而來?

【因為他知道所信的是誰】

這是一個我們可以思考的問題,我們知道我們所追求的宗教信仰,知道自己在信什麼嗎?我們知道我們所信的是誰嗎?若我們非常堅定相信時,我們會為他付出代價;但這代價可能最後是一場空,因為我們並不知道所信的是誰?

從見證當中,可以看見曹姐妹知道深信地,知道所信的是誰。所以她能夠放棄以前的宗教信仰,因為她以認識耶穌基督為她生命當中的至寶。

2.順服真理,體驗到真神

「世人憑自己的智慧,既不認識神,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;這就是神的智慧了。」哥林多前書 1:21

從曹姐妹的見證中,我們沒有看到想像中的神蹟,如:重大生病的醫治、看到異象或者作異夢等,有些人在追求信仰的經歷,會期待看到這些東西;但是從曹姐妹的見證中,沒有看到這些。既然沒有看到這些,為什麼她可以這麼相信呢?這也是為什麼所有真耶穌教會的信徒,深信的原因。

「猶太人是要神蹟,希臘人是求智慧, 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,在猶太人為絆腳石,在外邦人為愚拙;」哥林多前書 1:2223

保羅說當時猶太人,要追求看神蹟,他們希望藉由神蹟,來確定這位神是真的,才能確定他們的信仰,而希臘人追求智慧,所以有沒有智慧,有沒有道理,是不是很深奧?若很深奧,很有道理,他們才要相信。但是保羅這裡提到,神的能力,神的智慧是什麼呢?

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;這就是神的智慧了。

所以一個基督徒,一個慕道的人,在追求信仰的過程中;雖然沒有看到神蹟,也不覺這是非常深奧的道理。但是神的能力、神的智慧,就是在人順服道理的過程中,讓他體會到。

因此在曹姐妹的見證中,沒有任何一個人期待看到的神蹟,但是她在順服道理的過程中,體會到真神,是真實的存在。就如姐妹在見證中,提到,這麼多奇妙的安排,到底是誰能夠寫這麼完美的劇本?唯有天上的真神可以,所以她說,這就是神蹟了!

確實如姐妹見證,一個人能夠放棄曾經的宗教信仰,改信基督耶穌,一個人的價值觀改變,因為喪禮的契機而得到改變,並且在一連串奇妙安排中,看見神奇妙的帶領,讓家人一個一個信主耶穌基督,這就是神的智慧,神蹟了。

所以在順服的過程中,讓姐妹體會到真神,與信仰的真實!

我們在追求的信仰過程中,雖然我們可能現在還不是很明白道理,不一定很有信心,但是順服道理,我們一定能夠體會到神,有體會時,信心就會越來越堅固。

二、聖靈

1.信心被堅固

為何曹姐妹知道所信的是誰呢?從見證中,從她孩子和先生,每一個人都陸陸續續,得到聖靈了。這聖靈很重要,聖靈是讓他們能夠,持續追求道理的動力,能夠跟教會維繫,能夠認識真神的重要證據。

「那在基督裏堅固我們和你們,並且膏我們的就是神。他又用印印了我們,並賜聖靈在我們心裏作憑據。」哥林多後書 1:2122

為什麼一個人的信心,能夠被堅固?能夠讓姐妹有動力繼續追求?

因為神堅固我們的心。如曹姐妹見證中提到,原本來教會只是感謝神,接續要回到原本的宗教信仰;但是為何他們還是留下來呢?因為他們的信心被堅固,乃至於全家受洗,其中領受聖靈是關鍵,是一個印記蓋在我們的心裡。領受聖靈,能夠讓我們知道所相信的是誰?

在這不像其他宗教信仰,要遵循什麼法則、要追隨哪位師傅、要跟著哪位偉人的步伐走,這些都是人,人終究會過去,人總是會有弱的地方,我們的信仰是追隨天上的真神,聖靈是一個重要的憑據,並堅固我們的心。

2.聖靈讓我們認識真理

「你們從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們心裏,並不用人教訓你們,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。這恩膏是真的,不是假的;你們要按這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裏面。」約翰一書 2:27

神的恩膏,就是聖靈,領受聖靈後,很多道理,我們自然而然就能夠明白,而不是人一直拼命講,還是無法了解,不能相信。但是當我們領受聖靈後,神的靈會親自指教我們,讓我們相信是真還是假?不用人說服我們,教導我們這麼多,我們自己會有體會。

從姐妹的見證中,可以看見,

只要順服道理,便會體會到真神。另一個體驗方式,就是領受聖靈。

三、什麼是聖靈?

◎「只有神藉着聖靈向我們顯明了,因為聖靈參透萬事,就是神深奧的事也參透了。」哥林多前書 2:10

◎「除了在人裏頭的靈,誰知道人的事?像這樣,除了神的靈,也沒有人知道神的事。」哥林多前書 2:11

◎「我們所領受的,並不是世上的靈,乃是從神來的靈,叫我們能知道神開恩賜給我們的事。」哥林多前書 2:12

從第11節,可以知道聖靈就是神的靈,當一個人可以領受神的靈,會產生以下改變。

1.知道屬神的事情,屬神的事情,就是生命的事情,永生的事情,就是聖經裡面記載,神告訴我們如何得救,靈魂將來有一個永遠的歸宿,並讓我們在世的時候,能夠蒙神的引導祝福與賜福。

2.如經文提到,開恩賜給我們的事,就是得救的事情。

感謝神,在真耶穌教會,神的靈-聖靈與我們同在,我們在這能夠祈求到聖靈,堅固我們的信心,讓我們知道所相信的是誰,並且有盼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