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恩佈道會 更美的信仰 楊佳聲傳道

人生到底為了什麼而忙?為生活而忙,而內心深處是為真正信仰的追尋而忙。為什麼我們內心深處會渴望神呢?原來神已經將拜神的新,放進我們內心(羅一19)。

你在追尋內心真正的信仰嗎?找到了嗎?透過本次傳道的講道,讓你可以明白真信仰的價值。

摘要

人生到底為了什麼而忙?為生活而忙,而內心深處是為真正信仰的追尋而忙。為什麼我們內心深處會渴望神呢?原來神已經將拜神的新,放進我們內心(羅一19)。

你在追尋內心真正的信仰嗎?找到了嗎?透過本次傳道的講道,讓你可以明白真信仰的價值。

聖句

「神的事情,人所能知道的,原顯明在人心裏,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。」羅馬書 1:19

目錄

一、為什麼忙?

二、找到真的信仰重要嗎?

三、拜神,要拜對真正的神

四、真神與假神偶像

五、總結:更美的信仰,在於真信仰,拜對真神

閱讀全文〈靈恩佈道會 更美的信仰 楊佳聲傳道〉

交托的生活 黃釋恆 傳道

今次主題以「交托的生活」來傳講基督信仰的生活。人生中成功有三個因素,天份、努力與機會,天份與機會,是不可掌控的,只有努力這因素是我們可以掌控的。

摘要

今次主題以「交托的生活」來傳講基督信仰的生活。人生中成功有三個因素,天份、努力與機會,天份與機會,是不可掌控的,只有努力這因素是我們可以掌控的。

閱讀全文〈交托的生活 黃釋恆 傳道〉

發芽生長 結實百姓 黃釋恆 傳道

本次主題傳道以重綠豆的故事作為開頭,分享馬可福音經節中,撒種的比喻。

對應經節為:

馬可福音4章3至8節 與 馬可福音 4章 14至20節

再經文中「撒種的比喻」,有重要的3點

1.種子比喻為神的道

2.飛鳥比喻為魔鬼

3.以種子生長的4個狀況,比喻4種信仰的狀態

一、本次主題傳道以重綠豆的故事作為開頭,分享馬可福音經節中,撒種的比喻。

對應經節為:

馬可福音4章3至8節 與 馬可福音 4章 14至20節

再經文中「撒種的比喻」,有重要的3點

1.種子比喻為神的道

2.飛鳥比喻為魔鬼

3.以種子生長的4個狀況,比喻4種信仰的狀態

閱讀全文〈發芽生長 結實百姓 黃釋恆 傳道〉

萬物的結局近了 姚家琪傳道

姚傳道的帶領,傳達末日快臨時,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該做什麼。傳道先以整本聖經分成舊約與新約,說明耶穌如何成就律法與透過寶血拯救世人的罪,接著傳道先以以下經文說明審判的日子必來到

「耶和華的大日臨近, 臨近而且甚快, 乃是耶和華日子的風聲; 勇士必痛痛地哭號。」西番雅書 1:14 

「我必使災禍臨到人身上, 使他們行走如同瞎眼的, 因為得罪了我。 他們的血必倒出如灰塵; 他們的肉必拋棄如糞土。」西番雅書 1:17 

「當耶和華發怒的日子, 他們的金銀不能救他們; 他的忿怒如火必燒滅全地, 毀滅這地的一切居民,而且大大毀滅。」西番雅書 1:18 

這些經文也預表啟示錄 說明 神審判的日子會來到。審判的日子到來,神的選民基督徒,該怎麼做與面對?

摘要

姚傳道的帶領,傳達末日快臨時,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該做什麼。傳道先以整本聖經分成舊約與新約,說明耶穌如何成就律法與透過寶血拯救世人的罪,接著傳道先以以下經文說明審判的日子必來到

「耶和華的大日臨近, 臨近而且甚快, 乃是耶和華日子的風聲; 勇士必痛痛地哭號。」西番雅書 1:14 

「我必使災禍臨到人身上, 使他們行走如同瞎眼的, 因為得罪了我。 他們的血必倒出如灰塵; 他們的肉必拋棄如糞土。」西番雅書 1:17 

「當耶和華發怒的日子, 他們的金銀不能救他們; 他的忿怒如火必燒滅全地, 毀滅這地的一切居民,而且大大毀滅。」西番雅書 1:18 

這些經文也預表啟示錄 說明 神審判的日子會來到。審判的日子到來,神的選民基督徒,該怎麼做與面對?

閱讀全文〈萬物的結局近了 姚家琪傳道〉

末世得救的方舟 黃釋恆傳道

諾亞方舟,以方舟預表了屬神的教會,才能保全

洪水預表了末日,在諾亞時期神以大洪水洗淨世界,而在彼得後書3:10則提到是以火燒盡一切。其中大洪水洗淨世界的罪也預表新約的洗禮與得救。

在馬太福音24:36-39,說明了未來的世界末日與主耶穌再臨,是沒有確切的時間預告,是不知不覺發生的,就像當時的大洪水災難,是人們都沒有醒覺時就發生了,這也告訴我們得救之道,不是等災難發生才準備,而是平日就要努力。

摘要

諾亞方舟,以方舟預表了屬神的教會,才能保全

洪水預表了末日,在諾亞時期神以大洪水洗淨世界,而在彼得後書3:10則提到是以火燒盡一切。其中大洪水洗淨世界的罪也預表新約的洗禮與得救。

在馬太福音24:36-39,說明了未來的世界末日與主耶穌再臨,是沒有確切的時間預告,是不知不覺發生的,就像當時的大洪水災難,是人們都沒有醒覺時就發生了,這也告訴我們得救之道,不是等災難發生才準備,而是平日就要努力。

閱讀全文〈末世得救的方舟 黃釋恆傳道〉